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医学专家揭秘:心慌喘气背后的真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医学专家揭秘:心慌喘气背后的真相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11969793729345659231?frsrcid=235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95600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3077062919611863075
4.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3001052688721552711
5.
https://www.liver.org.tw/HEVideoView.php?sid=667
6.
https://www.zryhyy.com.cn/zryh/c104659/202409/368654e77da04caa80d90ccf139a17fe.shtml
7.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0815/4070d0128b194312852e98f553e2b65c/c.html

心慌和喘不过气是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呼吸系统问题或焦虑等。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自我护理方法,可帮助缓解这些不适:

01

什么是恐慌症?有什么症状?

恐慌症属于焦虑症的一种,是与身心都相关的疾病,跟“心慌慌”不一样。不但会一阵一阵的发作,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到达高峰,病友常常会自述有快要死掉的感觉,有可能因为过度换气,感觉自已好像吸不到空气,马上就要窒息了,常因此而跑急诊。

有些病友会在密闭空间或是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比如电梯、车厢、隧道、机舱、年货大街,突然出现恐慌症的症状。

至于会出现什么症状,与发作时会影响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或两者兼具有关。如果是影响到交感神经,可能会心悸或过度换气;影响到副交感神经,则会口干、肠胃道异常疼痛、大肠激躁症等等。此外,像是手麻脚麻,自陈全身失去知觉,也不少见。

病友常常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预期性焦虑,一旦发作过一次,就时常再担心会不会突然又发作。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恐慌症的诊断标准。恐慌症发作是突然一股强烈的恐惧或强烈不的适,并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高峰。

(一)在发作这段时间内,出现下列四个(或更多)的症状:

  1. 心悸、心跳怦怦跳或心跳加快。
  2. 流汗。
  3. 发抖或颤栗。
  4. 呼吸短促或喘不过气的感觉。
  5. 窒息感。
  6. 胸部疼痛或不适。
  7. 恶心或腹部不适。
  8. 感觉头晕、步伐不稳、头昏或快要晕倒。
  9. 打冷颤或发热的感觉。
  10. 感觉异常,有手麻、脚麻或全身肢体的麻木或刺痛的感觉。
  11. 脱离现实感或丧失身体或心智的感觉。
  12. 害怕自己失去控制,自觉快要疯了。
  13. 害怕即将死亡的濒死感。

或是有可能会出现特定文化会出现的症状(比如:耳鸣、颈部酸痛、头痛、无法控制地尖叫或哭泣)。这些症状不被列四个必要的症状之一。

(二)至少其中一次的恐慌症发作,有一或两个症状,为期一个月或更久:持续关注或担心恐慌再发作或发作的后果,出现与发作相关、明显适应不良的行为,比如曾在雪山隧道发作,就不再开车经过雪隧;曾在机舱发作,就不再搭飞机,或搭机前就开始担心会不会再次发作等等。

(三)要确定诊断恐慌症,必须排除先前已存在的某些物质(比如:滥用的药物)或某些身体病况(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肺疾病)。

(四)恐慌症病友有可能同时有其它症状,比如社交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压力症、分离焦虑症等等。但分别在于单的社交焦虑症,仅会在需要面对社交场合时发作,恐慌症病友却有可能在社交场合跟非社交场合突然发作。

02

当恐慌症状突然来襲,如何应对?

有些病友的恐慌症是跟场景有关,比如如果是在人潮汹涌的年货大街突然发作,可以移动到人少的地方,脱离现场,就有机会改善。

若是有过度换气的症状时,这主要是因为呼吸太快,使过多的二氧化碳被排出。当内颈动脉底端的感应器,侦测到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流失太快,就会自动把讯号传给脑干,出现吸不到空气的窒息感,但测血氧浓度会是正常的。

此时,若能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拿一个纸袋或塑料袋罩住口鼻,把吐出的二氧化碳,再吸进体内回收,就能传导到脑干,把呼吸速度降下来,让吸不到空气的紧急状况,可以顺利解除。

03

恐慌症如何治疗?

恐慌症病友第一次发作时,可能只有20、30岁,常常会担心不知道哪一天会再发作,也常令病友有快要死掉的感觉。在临床上,已经有非常多的药物、认知行为治疗、生理回馈、横膈膜式呼吸、正念疗法可以帮住病友度过难关,治疗效果也非常好。

在治疗上,最重要的是要能踏出第一步,勇敢求救专业协助。

恐慌症没办法治愈,但也有机会好好控制,就能降低发作,有助于减少跑急诊及对生活的限制。

04

心慌和喘气的常见病因

  1. 生理性原因:
  • 运动过度
  • 咖啡因或酒精摄入过多
  • 缺乏睡眠
  • 低血糖
  • 贫血
  1. 病理性原因:
  • 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
  • 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贫血
  • 糖尿病
  1. 心理性原因:
  • 焦虑和压力
  • 恐慌症
  • 抑郁症
  • 心理创伤
05

自我护理方法

  1. 呼吸与放松技巧
  • 深呼吸:缓慢吸气后屏住几秒再呼出,重复几次,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 Valsalva动作:深吸一口气并屏住,然后快速呼出,能激活迷走神经,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1. 按摩穴位
  •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约三指宽处,按压5-10分钟,每天2-3次,可缓解心慌。
  • 极泉穴:在腋窝顶点,弹拨此穴可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胸闷。
  • 劳宫穴:用力按压至有酸痛感,反复进行可缓解不适。
  1. 调整生活方式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 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轻度活动,增强心肺功能。
  • 饮食调整: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均衡饮食。
  1. 心理调适
  • 情绪管理: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减轻压力。
  • 转移注意力:做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数数或观察周围环境,以分散注意力。
06

专业医生建议

  1. 如果症状持续或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等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疾病。

  2. 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健美操、舞蹈、太极、瑜伽等,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
  •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
  • 调整饮食,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喝一些富含茶多酚的绿茶。
  • 尝试换环境、调整呼吸、冥想等方法,缓解焦虑紧张的状态。
  1. 对于年轻患者,如果出现心动过速、憋闷等症状,建议:
  • 避免紧张,尽量保持平静、深呼吸。
  • 如果超过40岁,首先应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房颤、室速等。
07

总结

心慌和喘不过气是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呼吸系统问题或焦虑等。如果自我护理方法无法缓解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获得针对性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慌和喘气至关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