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萝卜干: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萧山萝卜干: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色如金黄,香似醇酒,脆比春笋,鲜若鱼虾。”这十六个字,道出了萧山萝卜干的独特魅力。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萧山萝卜干承载着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近年来,萧山区通过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不仅让这道传统美食焕发新生,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从传统走向现代: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的实施
2021年,萧山区农业农村局正式启动“萧山萝卜干”地理标志保护工程。这一工程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建设为核心,旨在全面提升萧山萝卜干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工程实施以来,萧山区积极引导“王泰和”等老字号企业,从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技术迭代,将古老的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实现了风脱水萝卜干的标准化量产。
产业振兴: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目前,萧山区共有25家酱菜厂在制作经营萧山萝卜干,形成了5亿元的产业规模,为350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在这一过程中,龙头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党山酱萃为例,该企业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发动周边多个乡镇农户种植正宗“一刀种”萝卜,不仅保障了原料供应,也带动了农户增收。
据统计,通过合作社模式,已有1000多名农户参与种植,涉及面积达4000余亩,累计带动农户创收5000余万元。农户亩产收入近万元,真正实现了“小萝卜干,大产业”的发展目标。
创新驱动:传统美食的现代转型
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萧山萝卜干产业也在不断创新。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开发出小包装、低盐化等新产品,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依托省级现代农事服务中心等载体,创新开发萝卜干咖啡、萝卜干茶点等跨界产品,大大提高了萧山萝卜干的附加值。
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为进一步发掘地理标志的价值,萧山萝卜干产业正积极探索与文旅的结合。目前,当地正在谋划建设萧山萝卜干非遗展陈馆、传统工艺传承新车间等项目,将产业链延伸到文旅领域。
同时,通过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将萝卜干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萧山文旅局在钱江涌潮生态保护规划中,将萧山萝卜干作为沙地文化的农业品牌落户瓜沥镇,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价值。
未来展望:从“金名片”到“新地标”
萧山萝卜干不仅是地方美食,更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与精神。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这道百年美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未来,随着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的深入推进,萧山萝卜干有望成为展现杭州城市魅力的新地标,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