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英博物馆《晚清百态》:被粉饰的殖民侵略与忽视的反抗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英博物馆《晚清百态》:被粉饰的殖民侵略与忽视的反抗史

引用
百度
6
来源
1.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a642e1fb27066c392c6f81ed
2.
https://news.bjd.com.cn/2024/05/26/10785390.shtml
3.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65356a5e4b0115c9f85241b.html
4.
https://chacha-adventure.com/2024/05/14/%E4%BC%A6%E6%95%A6%E5%A4%A7%E8%8B%B1%E5%8D%9A%E7%89%A9%E9%A6%86%E6%99%9A%E6%B8%85%E7%89%B9%E5%B1%95/
5.
https://www.cssn.cn/skgz/gztt/202404/t20240405_5744914.shtml
6.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735398

2023年5月18日至10月8日,大英博物馆推出《晚清百态》展览,通过300余件展品展示了19世纪中国的宫廷、军事、精英艺术及民俗文化。然而,这场展览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

展览引发的争议

展览出版的同名图书由霍吉淑和蓝诗玲合编,封面上宣称“本书建立在原创性研究的基础上,以书面材料和物质材料作为证据,对中国通往现代化道路上的这个关键过渡时代作出新的理解与阐释。”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研究员夏春涛和崔志海指出,展览存在诸多问题,史观与史实被严重扭曲。

历史解读的偏差

展览在论及19世纪中西关系时,虽然提到了列强给中国带来的破坏和伤害,但在实际展示中却对这些内容避重就轻,甚至作出了正面解读。例如,在第五章“全球视角下的清朝”和第六章“从改良到革命”中,编者大谈西方冲击对19世纪中国产生的“正面”作用,称其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改变了中国的物质文化水平,甚至认为这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解读显然存在问题。正如专家所指出的,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目的是将其变为殖民地,虽然客观上加速了传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其本意绝非推动中国发展进步。西方军事侵略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粗暴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巨额战争赔款令中国背上沉重包袱,而经济压迫又使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

被忽视的反抗史

展览在展示19世纪中国历史时,忽视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的重要历史叙事。这一时期,中国发生了多场重要的反抗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 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年):这场运动由洪秀全领导,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虽然最终被镇压,但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 义和团运动(1899-1901年):义和团运动是在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爆发的。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这些反抗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独立和尊严的决心,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晚清百态》展览中,这些重要的历史内容却被边缘化,甚至完全忽视。

结语

大英博物馆《晚清百态》展览虽然展示了丰富的展品,但由于其站在西方立场上粉饰殖民侵略,淡化侵略战争,错误地将殖民化等同于现代化和全球化,因此未能全面、客观地展现19世纪中国的历史真相。这提醒我们,在面对此类展览时,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既要欣赏其展示的文化遗产,又要对其历史解读保持批判性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