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场改造完成:7.2万个座位的智慧场馆新地标
上海体育场改造完成:7.2万个座位的智慧场馆新地标
上海体育场,这座被誉为“八万人体育场”的地标性建筑,在经历三年的升级改造后,以全新面貌亮相。改造后的上海体育场不仅在规模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更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世界级的硬件设施
改造后的上海体育场拥有7.2万个座位,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体育场之一。为了确保观众能够享受到优质的观赛体验,场馆内安装了2000多个高清摄像头和1300多个AP(无线网络接入点)。据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思远介绍,场馆特别注重移动通信保障,通过华为和联通的先进技术,实现了全场馆的高速网络覆盖。
智慧场馆的创新实践
上海体育场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场馆,实现了“五个一流”:一流的安全保障、运营管理、通讯保障、观赛体验和服务体验。场馆引入了多项前沿技术,如4K/8K高清视频导播、万兆园区网络、云化平台等,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智能化应用方面,场馆推出了多项创新服务。例如,中国联通为上海体育场打造了智慧餐饮和导航系统,观众可以通过手机预订餐饮并分时段取餐,避免了排队等待的困扰。此外,场馆还推出了AI导航服务,通过虚拟形象为观众提供目的地导航,增强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实际使用效果与反响
改造后的上海体育场已经投入使用,并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展期间吸引了众多海外团队参观。华为产品组合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李颖表示,中国体育场馆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许多海外团队都来此“取经”。
上海体育场不仅用于体育赛事,还计划通过AI导航等技术提供元宇宙体验,带动周边文旅体商一体化发展。例如,场馆推出了“元上东体”项目,以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为元宇宙虚拟化背景,打造面向体育场馆乃至辐射其周边前滩商业体的消费元宇宙空间。
未来展望
上海体育场将继续与科技公司合作,通过5G、WiFi、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场馆将围绕“赛事IP—大众体育—数据运营”的业务主线,持续优化智慧场馆方案,为观众提供从入场到离场的全程便捷服务。
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思远表示,场馆的目标是让每一位观众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从用户开车进入,到最后开车离开,整个过程能够真正串联起来,给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和场景。”
随着改造完成,上海体育场将继续作为上海申花队的主场,见证新的体育辉煌时刻。同时,它也将成为上海新的科技地标,展现中国在智慧场馆建设方面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