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与中国核潜艇:从“追赶者”到“并跑者”的技术革新之路
黄旭华与中国核潜艇:从“追赶者”到“并跑者”的技术革新之路
2025年2月6日,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为国家隐姓埋名30年的科学家,见证了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他的离世不仅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巨大损失。
从零起步:中国核潜艇的艰难起步
1958年,面对西方国家的核潜艇技术封锁,毛泽东同志发出豪迈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同年,中国正式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然而,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不仅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甚至连基本的科研设备都极度匮乏。
在这样的条件下,黄旭华等科研人员只能采用最“土”的办法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他们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海量数据,用秤称量每一个零部件,甚至将玩具模型拆解来摸索核潜艇的设计图纸。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研人员仅用10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立项到下水的全过程,创造了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的奇迹。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黄旭华的深潜人生
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他一生致力于核潜艇事业,曾30年未曾回家探望父母,直到1986年底核潜艇工程解密后,家人才得知他的工作性质。
1988年,已经62岁的黄旭华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亲自参与核潜艇的极限深潜试验。这是世界上首次由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与深潜,他用这一行动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也体现了对我国核潜艇技术的坚定信心。深潜成功后,他欣然题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追赶超越:中国核潜艇的跨越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核潜艇事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最新一代的093B型核潜艇已实现批量建造,其综合性能接近俄罗斯“亚森级”和美国“洛杉矶级”后期批次。该型潜艇装备了至少12单元垂发系统,能够发射远程对地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标志着中国核潜艇从“追赶者”向“并跑者”转变。
目前,中国正在研发新一代095型核潜艇,该型潜艇排水量将达到9000吨至1万吨级,综合性能将全面对标美国“弗吉尼亚级”Block4/5批次。预计到2025年,中国海军的核潜艇数量将达到40艘以上,形成对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有效控制。
传承与展望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为国奉献的一生。他不仅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精神。如今,中国核潜艇事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代科研人员将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继续为国家的和平发展保驾护航。
从第一代核潜艇的艰难起步,到如今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历程,正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缩影。黄旭华院士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正如他所说:“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事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