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十一防骗指南:短信验证码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十一防骗指南:短信验证码安全

引用
光明网
9
来源
1.
https://m.gmw.cn/2024-11/01/content_1303886188.htm
2.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331954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12170
4.
https://blog.csdn.net/2401_84208172/article/details/139082408
5.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ccb392f8dc164b86801723f2f9b821a8!!wm_id=26b0fbcf10ae41caa9461dd2ac3da64a
6.
http://jp.china-embassy.gov.cn/jbwzlmnew/lszcnew/LSBHYXZ/lstxnew/ffdxzp1new/
7.
http://credit.heze.gov.cn/detail.do?channelId=41f0368af4ed4cb6a97d88d8f469d076&contentId=5a77fcaffbb049dea2e65e5ae35753cb
8.
https://www.keepersecurity.com/blog/zh-hans/2024/02/15/authenticator-app-vs-sms-authentication-which-is-safer/
9.
https://www.bjjubao.org.cn/node_1616.html

随着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到来,网络诈骗也进入高发期。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消费者杨女士反映,在某电商平台双十一预售启动当天,接连收到3条带有验证码的短信,仔细一看才发现是该平台的双十一营销广告。这种将营销短信伪装成验证码的行为,不仅绕过了手机的垃圾短信拦截系统,更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真伪。

据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介绍,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然而,由于违法成本低,不少商家仍抱有侥幸心理,变着法子逃避管控,严重侵犯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

面对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安全防范措施:

  1. 设置合理的短信发送时间间隔。通过限制短信验证码的发送频率,可以有效避免黑客在短时间内频繁调用短信接口。一般来说,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为60秒左右较为常见。

  2. 增加图形验证码验证环节。在发送短信验证码之前增加图形验证码验证,可以显著提升黑客攻击的成本和难度。图形验证码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字母、滑动拼图等,用户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完成验证。

  3. 限制同一号码及IP的短信发送次数。建议为每个号码或IP设置一定的发送次数上限(如5-10次),当达到上限后,系统将自动拒绝后续发送请求。

  4. 部署短信防火墙。通过接入短信防火墙接口,系统可以对每一条短信验证码请求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精准识别并拦截非正常用户请求。

  5. 定期监控与更新。企业应密切关注短信接口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行为立即采取措施。同时,定期更新软件和补丁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安全问题。

警方提示,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要特别警惕以下几种诈骗手法:

  1. 冒充客服类诈骗。诈骗分子会以退款、理赔等为由,诱导消费者登录虚假网站,填写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接到此类电话不可轻信,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网购平台联系商家进行核实。

  2. 预售商品诈骗。骗子会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网购平台发布“预购” “限时购”等信息,要求添加好友私下转款。消费者一定要选择正规交易平台,不要私下交易。

  3. 虚假红包诈骗。不法分子会制作山寨网页,诱骗消费者点击领取红包,借此收集个人信息。慎点红包领取链接,尤其是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页面。

  4. 刷单返现诈骗。双十一期间,不法分子会以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等为由,发布兼职信息。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轻易相信“高报酬”“高佣金”的信息。

  5. 中奖免单诈骗。消费者收到中奖信息后要仔细甄别,向官方客服联系求证。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务必谨慎,不轻易汇款、转账。

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指出,要避免营销短信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单靠运营商和第三方软件动态判别该不该拦截,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从源头治理,商家应通过诚信守法的方式开展营销活动,有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一旦监测到或者有消费者举报,应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享受双十一购物乐趣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