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骏骏教你掌握家庭沟通技巧:从婆媳关系到夫妻关系的和谐之道
易骏骏教你掌握家庭沟通技巧:从婆媳关系到夫妻关系的和谐之道
“学会沟通,让心靠近”——这是广德市妇联联合广德市科创实验学校组织的一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的主题,也是每个家庭追求和谐幸福的永恒课题。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讲嘉宾,家庭教育专家易骏骏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技巧,为在场的家长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家庭沟通课。
在讲座中,易骏骏老师指出,家庭沟通中最大的障碍往往来自于指责和批评。她引用了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指出在夫妻关系中,指责和批评是导致关系恶化的首要因素。那么,如何避免这些负面的沟通方式呢?易骏骏老师给出了三个实用的建议:
使用第一人称陈述:比如将“你从不关心我”改为“我感到自己被忽视了”。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减少对方的防御心理,更容易达成共识。
具体描述行为而非评价人格:比如“你昨晚没有做家务”比“你总是懒惰”更容易让人接受。这能帮助对方理解问题所在,而不是感到被攻击。
表达感受而非指责:比如“当我看到乱糟糟的家时,我感到很焦虑”比“你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更能引发共鸣。这种表达方式有助于建立情感连接,而不是制造对立。
这些技巧不仅适用于夫妻关系,对于婆媳关系的改善也同样有效。比如,在一个案例中,媳妇因为婆婆经常未经允许就进入自己的房间而感到困扰。如果她直接指责婆婆“你总是不敲门就进我的房间,一点隐私都不尊重”,很可能会引发婆媳之间的冲突。而如果她采用易骏骏老师建议的沟通方式,说“妈妈,我最近有些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处理,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您能提前敲门吗?”这样的表达既维护了彼此的关系,又清晰地传达了自己的需求。
在家庭沟通中,除了避免指责和批评,易骏骏老师还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她引用了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观点,指出“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这意味着在沟通中,我们需要:
全神贯注地倾听:放下手中的事情,给予对方充分的注意力,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
同理心: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而不是急于评判或给出解决方案。
反馈确认:通过复述对方的话来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能帮助避免误解。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一位家长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的婆婆总是批评她不会带孩子,让她感到非常沮丧。在学习了易骏骏老师的沟通技巧后,她尝试改变沟通方式。她没有直接反驳或抱怨,而是选择倾听婆婆的担忧,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妈妈,我能理解您对孩子的关心,但我也有自己的育儿方式。我希望我们能相互尊重,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努力。”这种开放而温和的沟通方式,最终帮助她们建立了更和谐的关系。
家庭沟通技巧的掌握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正如易骏骏老师所说:“沟通是一座桥梁,它能连接起每个家庭成员的心。”通过避免指责、学会倾听和表达,我们不仅能改善婆媳关系和夫妻关系,更能为整个家庭营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和谐氛围。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更好的沟通方式,让心与心更加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