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揭秘文豪背后的故事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揭秘文豪背后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文化的代表者和集大成者,他们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是中华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从他们身上不仅能够领略先贤风骨,见证传世名篇诞生的伟大瞬间,更能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唐风宋韵。“唐宋八大家”的很多作品曾是语文课的背诵内容,但观众往往对宗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境遇、在什么心境下完成创作不甚了解。所谓“当时不懂句中意,读懂已是句中人”。为了赓续中华文化根脉,能够展现厚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让观众在享受视听节目的同时,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了《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节目形式与创新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由王金龙执导,朱晓佳、马磊担任总编剧,撒贝宁、蒙曼、谷曙光、杨雨、尚永亮、欧明俊、崔铭、康震、郦波、林岩组成文脉探访团的文化综艺节目。该节目以情景再现、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形式讲述八位文化宗师的传奇故事,通过寻访他们的文章与事功,展现文人风骨、探究历史真相,以及刻在中国人基因里中华文脉的精神力量。
该节目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建构演播室解读、沉浸式实景演绎、历史情景重现的三层叙事空间,提高了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在演播室,由主持人和两位学者嘉宾组成的探访团在XR技术赋能下进入文学意境。该节目开头由主持人撒贝宁组建“文脉探访团”,“穿越”千年,开启第一视角。创作团队基于史实设置了更多戏剧冲突——安排撒贝宁上演“戏中戏”,如扮演小兵混进军营一睹韩愈平定藩乱的重要历史时刻。这些有趣的设计和客观的第三方视角,让观众观看时具有“重回历史现场”的沉浸式代入感。该节目片尾由宗师“穿越”到千年后的现代,让宗师感受的不仅是家国民族千年的进步与发展、建设与成就,更是中华文脉流淌千载而绵延不绝的伟大力量。
节目内容与价值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于2023年11月10日起周五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频同步播出,于2024年3月8日收官。根据CSM数据,截至播出的第7期,该节目首重播观众规模高达3.7亿,收视率位列全国网同时段专题节目第一,单期收视份额最高达3.66%,平均收视份额高达3.34%。2024年1月,该节目获得影视榜样·2023年度总评榜最佳综艺奖。
该节目以八位文化宗师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为线索,搭建“古今双向穿越”的核心架构,通过“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的节目模式,揭秘一代宗师磅礴跌宕的人生故事,直击传承千载的“唐宋名篇”诞生的历史瞬间。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不仅与专家学者组成“文脉探访团”完成古装实景穿越,还邀请宗师穿越千年重返故地,见证今时之盛景。
第一期:《韩愈篇》(上) 首播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讲述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前半生的故事与名篇。由撒贝宁带领探访团穿越时空回到唐代,深入了解韩愈从小失去双亲、与兄嫂侄子相依相伴的童年生活,以及他青年时期科考屡试不第、怀才不遇的困境和极为坎坷的求仕经历;更见证了《马说》《原道》《祭十二郎文》等传世名篇诞生的伟大瞬间[3]。 参演嘉宾 撒贝宁、蒙曼、谷曙光、何冰、许亚军、张睿、斓曦、韩昊霖、刘奕铁、刘晓晔、袁近辉、姜峰
第二期:《韩愈篇》(下) 首播时间 2023年11月17日
主持人撒贝宁与蒙曼教授、谷曙光教授组成“文脉探访团”,继续古装穿越在千年前的中唐,揭秘宗师韩愈“孤勇者”的传奇故事。主持人撒贝宁也对宗师韩愈发起“千年邀约”,两人共同穿越千年之后,再访当代潮州,见证今朝盛世[3]。 参演嘉宾 撒贝宁、蒙曼、谷曙光、何冰、斓曦、霍青、李昂
第三期:《柳宗元篇》 首播时间 2023年12月1日
他的座上曾喧嚣着长安
观众反响与评价
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自播出以来,便如同一股清流,在综艺节目的海洋中独树一帜,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好评与赞誉。这档节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匠心独运的制作手法,将唐宋八大家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尽管《宗师列传》已完美收官,但那些热爱文学的观众们却依然沉醉在节目的无尽回味之中。观众们纷纷表示,这档节目不仅有滋、有味、有看头,还让他们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地了解和认识。
很哥觉得《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它拥有出色的制作团队和精彩的内容,更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逐渐减弱。然而,《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却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只有当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民族和历史,更好地走向未来。
观众钟爱《宗师列传之唐宋八大家》,这其中的魅力,不仅仅源自节目所呈现的的文化底蕴和自信,更得益于演员们炉火纯青的演技。这些演员宛如历史的使者,将唐宋八大家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们的精湛演绎,无疑为节目赢得了口碑与赞誉。
唐宋八大家的生平趣事
以苏轼为例,展现了其晚年心境和人生感悟。描述了苏轼与常州的渊源,以及他对归宿地的思考。苏轼第一次听闻阳羡山水之美与毗陵(常州古称)人情之醇,是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仲春,那是一个无比美好的夜晚。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发端,历经唐、五代三百多年探索,到北宋前期臻于成熟和完善。重视文治的宋太祖在原有的地方州府乡试与朝廷礼部省试(亦称“南宫省试”)二级考试基础上,又将唐朝武后时期曾举办过的“廷对”制度化,正式创设廷试(又称“殿试”)这一最高层级考试:即由皇帝亲自主持,在皇宫大殿上面试礼部考试合格的所有进士,钦定他们的科等与名次,其中第一等“进士及第”的前三名,就是千年来民间津津乐道的状元、榜眼、探花。
(作者注:北宋早期,通过礼部考试者仍有可能在殿试中遭淘汰。仁宗朝以后渐成惯例,殿试不再黜落省试合格者,而只是给他们分等级和排名次。程序上,乡试和省试也要排名次,它们的第一名分别称“解元”和“省元”,成语“连中三元”即从中来。)按朝廷礼制,廷试结束后,皇帝亲自宣布新科进士名次和姓名。随后在京城内举行盛大庆典,让满城百姓一睹“天子门生”风采。当晚,御赐酒宴于城西金明池南的皇家园林琼林苑,并由宰执大臣亲预,宴请所有新科进士。这就是所谓“琼林宴”的由来。
史载,嘉祐二年三月十四日晚上的琼林宴,有300位左右进士应召赴宴。在中国科举历史上,嘉祐二年那一榜是无可争议的“千年第一榜”。 高居榜单的除苏轼、苏辙兄弟,仅今天每个普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明星,就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曾巩、理学创始人程颢以及他的表叔、同为理学先驱的张载……至于今人稍稍陌生一些的,如吕惠卿、曾布、朱光庭、王韶、梁焘等……在宋代历史上可都是让人如雷贯耳的名字。有人细数过,北宋后期的宰相和枢密使中,一多半出自这一榜,堪称空前绝后。
这一档节目不仅是一次精彩的演绎,更是一次洗涤灵魂、启迪思想的精神之旅,让观众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与力量。近年来,各类文化综艺节目不胜枚举,大浪淘沙,真正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传世经典却并不多。2022年首播的《诗画中国》以中国经典名画为载体,融合先进科级手段与多种艺术形态打造视听盛宴;与《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同期播出的《简牍探中华》更异曲同工地采用“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模式,昭示了在数字化时代浪潮前,单一故事叙述逐渐隐退,多元立体呈现是大势所趋。开轩闻唐书,入耳有宋韵。《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以新鲜技术、鲜活人物与鲜明文化共同构筑起富有生命力的多维叙事,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典范。时代永远呼唤如《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一样优秀的文艺作品,传承文化精粹,拥抱文脉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