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焕章VS向京:两代雕塑大师的碰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焕章VS向京:两代雕塑大师的碰撞

引用
中央美院
10
来源
1.
https://www.cafa.com.cn/cn/news/details/8332568
2.
https://www.dogbook.cc/2917.html
3.
https://www.artdisk.cn/cms/vr/1946.html
4.
https://www.ida-a.org/sjzx_c.php?id=4932&b=2
5.
http://www.suijianguo.org.cn/mobile/newsb/detail/newsid/86.html
6.
https://www.bjghy.com/m/cont/30/65/1062
7.
http://www.goodwr.com/xinwenzixun/1644.html
8.
http://www.foyuandiaosu.com/article-338-1.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4/16/55577200_1138473982.shtml
10.
https://www.artda.cn/zhanxunfabu-c-12419.html

2024年5月,星空间推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人展“人体”,展出了两位跨越时代的雕塑家——刘焕章与向京的作品。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作品陈列,更是一场关于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历程的深度对话。

01

刘焕章: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刘焕章的艺术生涯见证了中国雕塑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他的代表作《少女》创作于1961年,这件木雕作品以绮丽端庄的造型语言在艺术界引起轰动,奠定了刘焕章含蓄婉约的艺术风格。另一件广为人知的作品《摔跤手》则展现了其对人物动态与力量感的精准把握。

刘焕章的艺术探索深受滑田友的影响,他巧妙融合了现代雕塑语言与中国文化元素,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雕塑民族化道路。在创作中,他善于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将巧与拙、繁与简、残与整、隐与显的美学观念融入材料的天然形态,创造出富有律动感的雕刻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刘焕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不仅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首次雕塑家个展,更是展出多达372件小型雕塑,展现了他惊人的艺术创造力。这些作品中,无论是侧卧、站立还是仰坐的女性人体,都流露出恬静含蓄的美感,体现了艺术家对人性的细微体察。

02

向京:突破传统的当代探索

出生于1968年的向京,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的创作风格以挖掘现代性下的人性迷雾和确认生存真相为核心,通过雕塑这一媒介深入探讨身份、心理情境与身体等多重议题。

向京的艺术生涯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镜像”(1999-2002)、“保持沉默”(2003-2005)、“全裸”(2006-2008)、“这个世界会好吗?”(2009-2011)、“S”(2012-2016)。她的代表作包括《砰!》《你的身体》《敞开者》《凡人——无限柱》《异境——白银时代》等。

与刘焕章不同,向京的艺术深受西方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她勇于挑战传统,抗拒平庸与腐朽,在艺术中追问人性。向京的作品突破了经典雕塑美学的禁锢,大量使用玻璃钢材料并着色,创造出比学院写实雕塑更为仿真的视觉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向京在2019年选择停止雕塑创作,这一决定背后是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思考。她通过不同阶段的创作,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焦虑、不安与人性中的复杂面向。

03

两代艺术家的对话与碰撞

尽管刘焕章与向京的艺术风格迥异,但他们之间却有着特殊的渊源。向京在13岁时就深受刘焕章作品的触动,她惊讶于刘焕章在特殊时期后的短短几年中创作出如此丰富的作品。从刘焕章的作品中,向京感知到时代温度的回暖与人性的复苏,这在她心中埋下了美是一种个人化表达的理念种子。

两位艺术家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都曾接受严格的学院人体写生训练,却不约而同地选择背离“再现人之真实”的自然主义范式。刘焕章坚持“宁拙毋巧”的美学原则,而向京则将意识赋形,挖掘人性本身。

这次展览以“人体”为切入点,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并置在同一空间,形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对话。作品之间所蕴含的呼应与碰撞,既是两个创作个体间的对话,也试图浅浅地勾勒出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历史变迁。

这场展览不仅是两位艺术家个人艺术历程的展示,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它让我们看到,艺术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如何在不同代际的艺术家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场对话,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勃勃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