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口服降糖药使用全攻略
最新《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口服降糖药使用全攻略
2024年12月31日,最新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正式发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最新的治疗建议。其中,关于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方法,指南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正确使用口服降糖药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下面,我们将结合最新指南,为您详细解读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使用要点。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双胍类:代表药物是二甲双胍(METFORMIN),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
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作用机制与磺脲类相似,但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
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通过抑制DPP-4酶,增加GLP-1的水平,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
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降低血糖。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通过模拟GLP-1的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如多格列艾汀,通过激活葡萄糖激酶,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和改善胰岛素分泌。
PPAR泛激动剂:如西格列他钠,通过激活PPAR受体,改善胰岛素抵抗。
各类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 饭前服用的药物:
- 速效胰岛素制剂和预混型胰岛素:需在餐前立即使用,以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 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需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可快速降低餐后血糖。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需在餐前即刻服用或与第一口饭一起嚼服,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 饭后服用的药物:
- 二甲双胍:由于其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在餐后服用。
-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可在餐后服用,因其作用时间较长,不严格要求餐前服用。
- 固定时间服用的药物:
- DPP-4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如西格列汀、达格列净,每天固定时间服用一次即可,不受饮食影响。
特殊情况下的用药建议
低血糖风险:使用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格列奈类)时需警惕低血糖风险,建议随身携带含糖食物。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必要时选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老年患者:应选择低血糖风险低、用药简便的药物,避免使用作用时间长的药物。
儿童和青少年:目前仅二甲双胍和某些胰岛素制剂被批准用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新型降糖药物的推荐
新版指南新增了4类新型降糖药物的推荐: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如多格列艾汀,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PPAR泛激动剂:如西格列他钠,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发挥作用。
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提供了一种新的非注射给药选择。
固定复方口服药制剂:简化了用药方案,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结语
正确使用口服降糖药是控制血糖的关键。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时间。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血糖控制效果。希望本文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口服降糖药,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