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害虫日】控制有害生物,打造健康校园-苍蝇篇
【世界害虫日】控制有害生物,打造健康校园-苍蝇篇
6月6日是世界害虫日,让我们一起关注有害生物的防治,打造健康校园环境。本文将详细介绍苍蝇的繁殖成长、习性、活动特点、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苍蝇是如何繁殖成长的?
苍蝇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 5~6 次,每次产卵数约 100~150 粒,最多可达 300 粒左右。一年内可繁殖 10~12 代。在适宜温度下,雄性家蝇羽化后 18~24 小时、雌性家蝇羽化后 30 小时即可性成熟而交配。绝大多数家蝇终生只交配一次。雄蝇的精液可以长久贮存于雌蝇的受精囊中,刺激产卵,并持续 2~3 周使蝇卵不断受精,而不必与另一只雄蝇交配。这在其他昆虫中是罕见的。这正是苍蝇繁殖力旺盛的重要原因。苍蝇的生命历程是以天数来计算的,它的卵期约1天,幼虫期3至6天,蛹期3至7天,从卵发育到成虫只需7至14天。几天到十几天的时间,颗粒状的卵就成长为苍蝇。
苍蝇的习性
苍蝇的食性非常复杂,属于杂食性蝇类,可以取食各种物质,如人的食物、人和畜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厨房残渣和其他垃圾以及植物的液汁等。家蝇饱食之后,间隔很短时间(几分钟),即可排粪。由于吐泻、排粪频繁,失水较多,又促使其频繁取食,因而苍蝇在孳生物质上边吃、边吐、边排,造成严重污染。在畜禽场里,饲料及饮水器具常被其污染。
苍蝇的活动特点
苍蝇是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活动、栖息场所,取决于蝇种、季节、温度和地域。在某些季节,厩腐蝇、夏厕蝇、市蝇也会侵入住宅内。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伏蝇、麻蝇等则主要活动、栖息于户外。
苍蝇的危害有哪些?
苍蝇能携带60多种细菌,传播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伤寒、霍乱、沙门氏菌痢等;病毒性疾病:肝炎、沙眼、天花等;创伤性疾病:炭疽、破伤风等,还可传播原虫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另外,成蝇还可以叮刺吸血传播锥虫、马来丝虫等病症;蝇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症。
苍蝇的防治
- 物理防治
在畜禽场内的物理防治就是及时清理粪便,应特别注意死角中的粪便和污水,尽可能保持畜禽粪便干燥。畜禽场内的废旧垫料和病死畜禽也应及时妥善处理。禽场还要定期检查饮水和喂料系统,确保不漏水、不洒料;捡蛋时,尽量避免鸡蛋破损;适当调节鸡舍的通风系统,确保合适的风速,防止氨气含量过量。
- 生物学防治
控制苍蝇的生物学防治是在粪便中培养苍蝇的天敌苍蝇的天敌包括甲虫、螨和黄蜂等在自然情况下,粪便中苍蝇的天敌很少。干燥畜禽粪有利于苍蝇天敌的生长。
- 化学防治
化学药物是控制苍蝇最有效的办法化学药物小仅可以杀死苍蝇,也可以杀死蝇卵和幼虫。
a. 杀幼虫剂:高效杀幼虫剂主要作用于苍蝇发育过程中的幼体阶段,施药2周后就可看到效果,这类杀虫剂可以直接喷洒在畜禽舍的粪便上或喷洒在清除粪便后的地面上。
杀成虫剂:杀成虫剂可以快速杀灭苍蝇成虫,但不是控制苍蝇的有效方法。由于在施药方法和用药计量上的不同和繁琐,不做过多介绍。
- 综合控制
苍蝇能否完成它的生活周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候条件,我们首先应了解畜禽场苍蝇的发生情况,苍蝇一般在冬季密度低,极少活动,惊蛰后就可见到,夏末秋初可达高峰,然后可逐渐减少。从初夏开始苍蝇的数量就会迅猛增加。在整个苍蝇群体中,80%是处于发育期的幼虫,只有20%是成蝇,因此控制幼虫要比控制成虫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