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芋中毒频发!如何避免踩坑?
海芋中毒频发!如何避免踩坑?
近日,广东广州一市民在田地里发现一个形似芋头的植物,便带回家食用。然而,刚咬一口就感觉不对劲,舌头迅速起泡、麻木,随后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误食海芋(滴水观音)导致的食物中毒。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看似普通的野菜可能暗藏风险,尤其是与常见食材极为相似的海芋。
海芋,又名滴水观音,是天南星科海芋属的大型常绿草本植物。其茎和叶内含有草酸钙、氢氰酸及生物碱等有毒物质。误食海芋会导致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喉头水肿、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近年来,海芋中毒事件屡见不鲜。2023年2月,浙江杭州一位市民的母亲在小区花坛挖到一个形似荔浦芋头的植物,结果儿子食用后出现口麻、流涎、腹痛等症状,经诊断为海芋中毒。2022年6月,浙江温州一名女子误食海芋后感到嘴巴刺痛、肿胀、发麻,随后出现腹痛等不适情况。
那么,如何区分海芋和可食用芋头呢?
外观特征:海芋有明显的地上茎,且折断后会流出白色汁液;而芋头的茎通常藏在地面下,不会流出白色汁液。海芋的叶子聚生于茎顶部,叶面光滑如蜡,而芋头的叶子颜色较浅,叶柄一般是绿色或紫红色。
生长环境:海芋对水分依赖较小,常生长在林荫、路旁或荒地;而芋头属于湿生植物,喜欢潮湿的生长环境,多见于水田、水洼、沼泽等地。
如果不慎接触或误食海芋,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避免汁液接触到其他部位,防止过敏反应。
误食:立即催吐,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随后大量饮水,并尽快就医。可携带剩余样品或图片供医生参考。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海芋在小区绿化和公园中十分常见,甚至在一些家庭中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因此,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带小孩和宠物时,要特别留意,避免接触或误食。
此外,除了海芋,还有其他一些与常见食材相似的有毒植物,如灰灰菜与曼陀罗、蒜薹与石蒜、桑葚与商陆等。这些植物的误食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在野外,即便是看似熟悉的植物,也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风险。为了自身安全,建议大家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植物。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确保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