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新宠:滋阴清静方,告别脑鸣烦恼!
中医食疗新宠:滋阴清静方,告别脑鸣烦恼!
脑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常自觉脑内有声响,且声响多种多样,脑内有如液体晃动,锣鼓声,虫叫,蝉鸣,嗡嗡声,风声阵阵呼啸,机器隆隆,还有似潮水汹涌或如溪水流动。脑鸣多数日夜不停,少数人夜晚或睡醒后加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中医认为,脑鸣多与肝肾不足相关。肾主骨生髓,这个髓除了骨髓以外,还有脑髓。一旦肾不足了,就会造成脑髓空虚。我们说一个人学识不足,又喜欢炫耀,常常用半瓶水晃荡来形容他。瓶子装满水,无论怎么晃,它都不会发出声音,而瓶子不满,稍微一晃动,里面的水就会发出匡匡的声音。脑也是一样的道理,脑髓不足,脑腔就容易因为其它原因发出脑鸣。
这其它原因,有来自有形的痰湿瘀血,有来自无形的肝火。有形的痰湿阻痹了经络,容易形成脑鸣,这个应该不难理解。无形的肝火造成脑鸣,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在发了通怒火后,肝火上冲,面红耳赤之际,许多人常觉得自己的脑袋嗡嗡的,这就是肝火在脑内造成的动静。由于肝经经过人体颠顶,肝上有火很容易上达到脑。所以我们前面说了,脑鸣与肝肾关系非常大。肝肾不足,是哪里不足呢?既然是肝火旺,那必然是阴不足。
因此,治疗脑鸣,要补肝肾之阴,并且兼顾祛湿化痰祛瘀,同时考虑平肝潜阳。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中医食疗方。
滋阴清静方
滋阴清静方主要由女贞子、黑芝麻、龟板、鳖甲组成,用于滋阴补肾。女贞子具有补肝肾、清虚热的功效;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滋养肝肾;龟板和鳖甲则能滋阴潜阳,镇静安神。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材按比例配好,研磨成粉,每次取适量用开水冲服,或加入粥中食用。也可以将药材煎煮后饮用,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注意事项:此方性质偏凉,脾胃虚寒者慎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益气养阴食疗方
益气养阴食疗方包含西洋参、山药片、茯苓、乌梅、葡萄籽和枸杞子,适合调理睡眠颠倒等问题。西洋参能补气养阴;山药健脾益胃;茯苓利水渗湿;乌梅生津止渴;葡萄籽富含抗氧化物质;枸杞子滋补肝肾。
制作方法:将上述食材按比例配好,可以煮粥或炖汤。例如,将山药、茯苓切片,与西洋参、枸杞子一起煮粥;或将所有食材放入炖锅,加水炖煮后饮用。
注意事项:此方性质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但用量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除了食疗,中医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调理脑鸣。例如,针灸可以调节气血,改善脑部供血;按摩头部和颈部可以缓解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改善脑鸣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脑鸣的治疗需要综合评估病因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购买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