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摊经济:在烟火气与油污中寻找平衡
深圳地摊经济:在烟火气与油污中寻找平衡
近日,深圳市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地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烟火气,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然而,随着地摊数量的激增,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平衡地摊经济的利与弊,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政策支持下的地摊经济
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对地摊经济的态度从“一禁了之”转变为“允许街道办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划定摊贩经营场所”。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地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合法空间,也体现了城市治理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地摊经济的现状与挑战
政策的放宽带来了地摊经济的蓬勃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深圳市五和地铁站附近,地摊的聚集导致交通堵塞,有居民反映“不到800米的路1个小时都走不出去”。此外,油污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然而,地摊经济也确实为许多失业或收入减少的人提供了生计来源。一位在清湖老村摆摊的摊主阿华表示:“摆摊时间更自由一些,再加上今年工作不好找,摆摊收入还行,就想试试。”他的炒粉摊位为夜班工人提供了实惠的餐饮选择,生意一度十分稳定。
热门商品与经营策略
在众多地摊商品中,小吃饮品类最受欢迎。例如,约克林烘焙的地摊项目就以其多样的瑞士卷口味和亲民的价格受到消费者青睐。此外,日用百货、儿童玩具等商品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要实现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规范管理:政府应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包括摊位申请、经营时间、卫生标准等,避免无序扩张。
摊主自律:摊主应自觉维护摊位周边卫生,不随意占用道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地摊经济的管理和监督,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创新经营:摊主可以考虑开发特色产品,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差异化竞争吸引顾客。
地摊经济是城市包容性的体现,它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机会,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引导,地摊经济可以成为城市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城市的“烟火气”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