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华教授彭凯平:家庭教育中如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华教授彭凯平:家庭教育中如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8769201_484992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00a7ed56eec390e11e576795bcb5eeb4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6MI1EB05199MO5.html
4.
https://www.sohu.com/a/811158708_484992
5.
https://jcsmartfamilylink.hk/media-coverage-2/familyxingfu-pc-2023/
6.
https://www.loksintong.org/press-release/detail?id=1185
7.
https://www.yingkou.gov.cn/govxxgk/ykszf/2024-02-29/c4229091-556f-4910-b7a2-3d48093ca306.html
8.
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xinhuanet.com/edu/20240521/4310a5ff887f4666ac45ab07cf5ccc9b/c.html

“现代父母最应该给予孩子的不是吃苦的能力,而是幸福的能力。”这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对家庭教育提出的深刻见解。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精神内耗现象普遍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提升孩子的幸福感,成为每位家长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01

幸福感的本质:不只是快乐,更是内心的稳定

幸福感并非简单的快乐情绪,而是包含了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等多个维度的综合体。根据积极心理学的PERMA模型,真正的幸福感来自于:

  • P(积极情绪):如愉悦、爱等正面情感
  • E(投入):全神贯注于活动并达到心流体验
  • R(人际关系):高质量的人际互动
  • M(意义):追求高于个人的目标
  • A(成就):达成有意义目标的过程
02

培养积极心态:让乐观成为习惯

积极的心态是幸福感的重要基础。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

  1. 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通过陪伴孩子参与各种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例如,一起做家务、玩游戏、看电影等,这些都可以增强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2. 正确处理负面情绪: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负面情绪同样具备其独特的价值。恐惧可以帮助我们远离潜在的危险,悲伤可能会促使我们进行反思、学会珍惜并从中获得成长。情绪本身并非问题所在,而如何妥善地处理情绪才是关键。如果在一个不允许情绪表达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可能会习惯于压抑情绪,什么事都闷在心中,这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阳光的性格。接纳和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应对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3. 培养乐观思维:当孩子面对困难时,教会他们保持积极,如遇到学习难题,鼓励不放弃,一起分析找解决方法。通过故事和实例,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等,让孩子明白生活有挑战,但乐观能应对,树立乐观生活态度。

03

培养适应性与弹性:学会应对挫折

在当今社会,适应性和弹性是提升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的适应性与弹性:

  1. 拒绝完美主义:采用彭凯平教授提出的37%原则,即在决策时只要达到37%的满意度就做出选择,避免过度追求完美。这种理性判断原则能帮助孩子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做出合理选择,避免陷入无尽的等待和焦虑。

  2. 培养抗挫能力:从归因的角度来看,如果把挫折和困难视为失败的标志,那么孩子就可能会选择逃避,并因此感到沮丧和失落。相反,如果能够把挫折和困难看成是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孩子就可能会展现出更加积极和勇敢的态度,迎接挑战,不断提升自我。作为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一些心理学的小技巧也许可以发挥作用。比如,当夸奖孩子时,不要只夸奖他们的聪明才智,而是应该更多地夸奖他们在具体事情上所付出的努力。有研究发现,对孩子努力的赞赏,更能激发起孩子成长型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倾向于迎接挑战和不断取得进步。

04

注重情感培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的情感能力:

  1. 培养社交能力:鼓励孩子与同龄人、朋友、老师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身边优秀的人不仅是学习的榜样,也是宝贵的人际资源和合作对象。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认识别人的长处,更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特长,建立与他人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

  2. 重视亲子共读:根据孩子年龄和兴趣选合适的图画书,父母先享受阅读乐趣,再引导孩子进入书的世界。阅读时,握孩子手声情并茂念书,除非孩子主动停下,否则不破坏故事连续性。读完留孩子独自品味时间,当孩子分享感受,抓住机会深入交流,用阅历和知识升华孩子的认识与收获。

  3. 表达爱与关怀:每天睡前给孩子一个拥抱,并说“我爱你”。每周写一张小纸条,写上对孩子的鼓励和爱,放在他的书包里。当孩子做对事情时,具体表扬他,比如“你今天主动收拾玩具,妈妈很感动!”

05

培养兴趣与爱好:发展自主性与成就感

兴趣和爱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撑,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专注力。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

  1. 鼓励自主探索:允许孩子犯错,这是培养孩子自主性的重要一环。对于许多家长来说,看到孩子犯错就会感到担忧,甚至可能引发愤怒。然而,我们必须明白,犯错就意味着独立,意味着成长。犯错是儿童形成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创造才能的必经之路。

  2. 设定合理目标:帮助孩子设定可实现的小目标,如学习骑自行车、完成一幅画等,让孩子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3. 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学习,而非单纯接受知识。可带孩子参加工作坊或实践活动,父母也一起参与,如做手工、烹饪等,在互动中增强亲子关系,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06

结语:幸福是一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幸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通过家庭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内心的稳定性,培养他们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和智慧。正如彭凯平教授所说,现代父母最应该给予孩子的不是吃苦的能力,而是幸福的能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和充满爱的陪伴,为孩子种下幸福的种子,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拥有追求幸福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