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旺季酒店退房纠纷频发,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旅游旺季酒店退房纠纷频发,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简直糟透了。”谈起近日前往山东省威海市旅游住酒店的经历,山东济南的王女士忍不住向记者吐槽。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酒店退房纠纷频发,成为不少消费者头疼的问题。从房间设施与宣传不符,到预订后不可取消或高额违约金,再到节假日房价暴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住宿体验,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退房纠纷频发,消费者权益受损
王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根据某第三方消费者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与“酒店”有关的投诉超过18万条。其中,货不对板、预订后不可取消、大幅提价等问题最为常见。
以王女士为例,她在同程××小程序上预订了一家位于威海火车站附近的酒店,却被实际入住环境震惊:豪华大堂变成破旧接待处,房间设施陈旧,卫生条件堪忧。更让她气愤的是,当她提出退房退款时,却遭遇酒店和平台互相推诿,最终只能自行离开并重新入住其他酒店。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浙江绍兴的范女士身上。她通过平台预订入住杭州高铁站附近的一家酒店,发现房间卫生条件不佳、多件物品无法使用,与平台上酒店描述不符,遂提出退房退款。酒店前台称保洁人员已下班无法打扫房间并拒绝退房退款。
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维权有据
面对此类纠纷,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酒店的“不可取消”条款属于格式条款,如果未显著提醒消费者,消费者有权主张其无效。此外,即便消费者接受该条件的限制,但如果因行程变化等原因而需要终止合同的,仍可以考虑通过司法等途径终止合同。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赵忠奎指出,经营者不考虑不可抗力等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而随意设置“不可取消”等条件,是典型的排除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的“霸王条款”,属于无效条款。
实用建议:如何避免退房纠纷
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和酒店:在预订前,仔细查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特别是关于退订政策和实际入住体验的反馈。
仔细阅读预订条款:注意查看退订政策、价格变动说明等关键信息,如有疑问及时向平台客服咨询。
保留证据:保存好预订确认信息、入住凭证、与客服的沟通记录等,以备不时之需。
提前规划:如果行程可能发生变化,尽量选择退订政策灵活的酒店。
合理维权:遇到纠纷时,先与酒店或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部门投诉,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酒店方如何处理退房纠纷
坚持“查房先查遗”原则:酒店在客人退房时需要客人做短暂等待进行查房,前台接待员可以这样和客人解释:“我们正在帮您检查房间,看您是否有东西落下。”
索赔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酒店在要求客人赔偿时,应从”为客人考虑“的角度出发,在能挽回酒店损失的前提下,用低价格赔偿方案代替高价格赔偿方案。
赔偿金应就低不就高:酒店切不可因客人的恶意破坏而对客人漫天要价,首先这样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第二容易引起客人的强烈不满,一旦曝光对酒店的声誉也将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做好客人前期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酒店在服务人员引领客人进入房间时,主动细致地给客人介绍房间设施设备的状况及使用方法,既让客人感受到我们的服务,同时也向客人展示了房间设施设备的完好性。
当客人对赔偿金有疑义:做好客房内的价格公示,可以帮助酒店在面对客人质疑时有据可循。同时,酒店财务也需要保留好相关物品的采购发票、收据等价格明细,帮助当客人对赔偿金有疑义时可翻找出来供客人查看。
结语
旅游旺季的酒店退房纠纷,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出行体验,也损害了酒店行业的整体形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消费者、酒店和平台三方共同努力。消费者要提高维权意识,酒店和平台则应完善服务流程,加强沟通协调,共同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和谐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