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人也玩“云拜年”?揭秘古代版“电子贺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人也玩“云拜年”?揭秘古代版“电子贺卡”

引用
淘宝网
11
来源
1.
https://bk.taobao.com/k/chunjiezhufu_1537/b7bc7b0fd515fb9faa9e0e32b8ad759d.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2/04/content_30054641.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2%BC%E6%98%A5%E8%81%AF/2876074
4.
https://www.dutenews.com/n/article/8664547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2N2RBB054817C0.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5A019ME00
7.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314/d5094ca144814999986c5cf3e8fe5f14/c.html
8.
https://hr.edu.cn/xueshu/202501/t20250127_2653743.s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A5%E7%AF%80
10.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366.html
11.
https://www.yohohongkong.com/zh-cn/post/1363-%E6%96%B0%E5%B9%B4%E7%A5%9D%E7%A6%8F%E8%AF%AD-%E5%90%89%E7%A5%A5%E8%AF%9D-%E6%8B%9C%E5%B9%B4%E7%A4%BC%E4%BB%AA-%E6%8B%9C%E5%B9%B4%E7%A6%81%E5%BF%8C?srsltid=AfmBOoo7xdjca3uuakpUMQdILZrRjDDlCyf1urOOzX_yAiCTzokExF1j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习惯了用手机发红包、发祝福,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云拜年”。但你可知道,在古代,人们也有他们独特的“云拜年”方式——那就是拜年贴。

01

从竹木条到纸质贺卡:拜年贴的前世今生

拜年贴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那时候还没有纸,人们就用竹木条制成“刺”,上面刻上祝福语,送给亲朋好友。这种“刺”就是拜年贴的雏形。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造纸术的普及,纸质的拜年贴开始流行。到了明清时期,拜年贴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成为文人雅士间的重要社交工具。清代学者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元旦日,王公大臣及士庶之家,相互拜年,名帖投谒,谓之拜年。”

02

精美的不只是祝福,更是艺术品

古代的拜年贴可不是简单的白纸黑字。它们往往采用精美的纸张,上面用毛笔书写工整的祝福语,有的还会配上精美的图案,如梅花、竹子等寓意吉祥的元素。这些拜年贴不仅是一张纸,更是一件艺术品。

03

吉祥语里的文化密码

古代拜年贴上的祝福语可比我们现在简单的一句“新年快乐”要讲究得多。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样的句子,把祝福比作大海一样无边无际的福气,比作永远不会倒下的山峰般的长寿。还有“愿君岁岁平安,年年如意”这样的温馨祝福,读来让人心里暖暖的。

04

古人的社交智慧

拜年贴不仅仅是简单的祝福,更是一种社交礼仪。在古代,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拜年贴的使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比如,给长辈拜年要用红色的拜年贴,表示尊敬;给平辈拜年则可以用其他颜色。而且,送拜年贴的时间也很有讲究,一般要在大年初一之前送到,这样才能体现出诚意。

05

从纸质到电子:拜年方式的演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拜年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纸质的拜年贴到电子贺卡,再到现在的微信红包、视频祝福,拜年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但也似乎少了一些温度和仪式感。

拜年贴虽然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它所承载的尊祖敬亲、和谐团圆的文化传统却一直延续至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妨偶尔慢下来,亲手写一张拜年贴,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和匠心,也许会别有一番风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