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新冠最新研究:揭示后遗症真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新冠最新研究:揭示后遗症真相

引用
nytimes
10
来源
1.
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240312/covid-symptoms-mysteries/
2.
https://msrm.cma.org.cn/cn/ncontent.aspx?oid=4530
3.
https://news.sina.cn/2024-11-18/detail-incwnwwi0182002.d.html
4.
https://www.zryhyy.com.cn/gjhxzx/c104809/202404/458229a5f406469e84dc4745a49bb2a4.shtml
5.
https://zqb.cyol.com/html/2024-03/16/nw.D110000zgqnb_20240316_3-03.htm
6.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3169
7.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159c853529c5.html
8.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coronavirus/symptoms-causes/syc-20479963
9.
https://info.health.nz/languages-alternate-formats/languages/chinese-simplified/about-covid-19
10.
https://www.iidf.com.cn/html/2024-2-23/20240223051540.html

长新冠(Long COVID),即新冠感染后综合征,是指在新冠病毒感染后持续存在的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急性感染期后3个月仍然存在,且持续时间不少于2个月,不能由其他诊断解释。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常态化流行,长新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症状与持续时间

长新冠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已发现超过200种相关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 疲劳: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常感到持续性的体力和精神疲惫,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
  • 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在活动后会出现气短或呼吸急促,这可能与肺部损伤或免疫反应有关。
  • 脑雾: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认知功能障碍。
  • 嗅觉异常:包括嗅觉减退或丧失,有时伴有味觉改变。
  • 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质量下降等。
  • 肌肉和关节疼痛:类似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表现。
  • 心血管症状:如心悸、胸痛等。

这些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中日友好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原始毒株)感染2年后,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存在长新冠症状,且每种症状的比例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最新研究发现

近期,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长新冠背后的免疫机制。

研究团队通过大规模的蛋白转录组及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发现长新冠患者普遍存在天然免疫通路活化现象。具体来说,所有长新冠患者无论亚组类别均表现出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水平升高,而MAPK激活较强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更长,最长可达12个月。

研究还揭示了长新冠不同临床亚型的特异性标志:

  • 多系统症状亚组:表现为甘油磷脂和醚类脂质代谢增强
  • 神经亚组:糖蛋白合成代谢增加
  • 心脑亚组:丙酮酸代谢增加和巨噬细胞极化受抑
  • 肌肉骨骼+系统性亚组:甘油磷脂代谢增高
  • 心肺亚组:NF-κB信号通路受抑

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预防与治疗建议

目前,预防长新冠的主要措施包括:

  1. 疫苗接种:多项研究证实,感染前的疫苗接种可以降低长新冠的发生风险。
  2. 物理防护:在病毒流行期间,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物理防护措施仍然必要。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对于长新冠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个体化诊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根据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长新冠是新冠大流行后遗留的重要健康挑战,需要持续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其发病机制,开发出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