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共享电商诈骗套路深,这份防骗指南请收好
当心!共享电商诈骗套路深,这份防骗指南请收好
2024年7月,于先生接到一通自称是抖音客服的电话,称其已开通会员服务,如不取消需要每月缴纳会员费。在对方的诱导下,于先生向指定账户转账25000元,随后发现被骗。这起典型的共享电商诈骗案件,暴露出当前共享电商领域存在的诸多风险。
什么是共享电商?
共享电商是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模式,通过平台整合闲置资源进行交易。它满足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发现,共享平台在与专业平台竞争时具有后发优势,即使面对专业平台的相对综合优势,共享平台仍然能够生存。
共享电商诈骗常见类型
虚假退款诈骗:诈骗分子冒充购物平台客服,以订单异常或快递丢失为由,诱骗用户开通借贷账号并贷款,谎称是退款,实则骗取钱财。
共享屏幕诈骗:诈骗分子伪装成保险公司客服,谎称系统检测到保险即将自动扣费,诱导用户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APP,进而窃取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
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通过苹果手机FaceTime视频电话冒充警察,以涉嫌洗钱罪等金融案件为由,要求用户将资金汇入指定账户。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诈骗分子通过抖音等平台寻找有投资意向的对象,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导用户下载虚假投资理财APP进行投资,最终导致资金无法提现。
遭遇诈骗怎么办?
收集证据:保存与诈骗相关的所有记录,如交易凭证、聊天记录和平台截图等。
联系平台客服:尝试通过平台客服投诉,争取协商解决。
报警处理:如果损失较大,应立即向警方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协助调查。
向监管部门投诉: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寻求进一步的法律支持。
申请法律援助:准备身份证件、经济困难证明及相关案件材料,提交至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
民事诉讼:根据《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通过起诉要求赔偿。诉状需明确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及事实依据。
法律支持
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行为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和《网络直播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防范指引》为用户维权提供了法律支持。这些指引从资质审查、内容监管、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对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等主体的规范化运作提出建议。
如何预防诈骗?
选择正规平台进行交易,避免轻信高回报承诺。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提高警惕,遇到要求转账汇款的情况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
关注官方发布的防诈骗信息,了解最新诈骗手法。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共享电商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只有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