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夏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从太康失国到夏桀暴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夏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从太康失国到夏桀暴政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5H3M5J305564W6T.html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兴衰历程一直备受关注。从大禹治水到夏桀暴政,这个延续了数百年的王朝最终走向灭亡。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夏朝的历史,揭示其灭亡的真正原因。

从人们记忆中滚瓜烂熟的顺口溜“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可以知道,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并由禹建都阳城即现今河南郑州登封。

禹是黄帝的玄孙。父系顺序按照黄帝-昌意-颛顼-鲧-禹传承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大禹治水一事。相传鲧禹父子二人受尧舜二帝之命,解决中原地带的水患问题。当时的状况极其严重,洪水泛滥,冲垮农田庄稼,吞没百姓居所,人们生活被天灾弄得苦不堪言。

因此鲧、禹身兼重任,肩膀上担起的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的一座大山。但是大禹父亲鲧因能力有限治水九年未见成效,于是大禹接过治水的接力棒,与妻子告别。要知道当时大禹新婚燕尔不到一周,但是心系百姓的他必须要舍小家为大家,于是他和舜的两位贤臣伯益、后稷一同前去考察现场,他意识到父亲钻进了以“堵”治水的死胡同,反其道而行之,改用“疏”来引导水,使得洪水一泻千里,汇入东海。

不仅如此他山水并治,将中国分为九州,修整山路,再挖出水道,最后足足花了十三年才终于治水成功,农业也重新振作起来焕发生机,人民这才能够安居乐业。

大禹也因此受到百姓爱戴,一举获得大众人心。

之后大禹又去讨伐了三苗,胜利之后,他所在的夏部族也成了部族首领。按照部落联盟的“禅让”制度即“选贤与能”,舜将王位传给了禹,禹建立了夏,传至后代启时,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至此夏朝就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的朝代。

从大禹治水和讨伐三苗可以看出,德政是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的关键,军事实力的强盛是治理好国家和维护巩固好国家安定的关键。

所以夏朝最终走向灭亡,既与夏桀的暴政与奢靡有关,也与夏朝国力逐渐衰弱,人们无法乐业有关。

如果要论夏朝的国力由盛转衰的起点,就要说到太康失国一事了。

  • 夏启继位

太康也就是启的儿子,启是禹的孩子。禹是黄帝玄孙,黄帝被后世奉为“人文初祖”,意思是对中华文明作出伟大贡献之人。

禹继承了先辈的优良品质,同样是丰功伟绩。其儿子夏启在禹死后继位,成为夏朝第二任君王。其实,原本应该继位大禹的是曾辅佐他治水的伯益,按照往过功就,伯益因为参与治水有功,被优先提名,但是夏族因为大禹号召力巨大,身后拥护夏族为王的声音强劲,所以伯益反而被夺取了继位权。

  • 夏启讨伐有扈氏

但是这违背了禅让制度,许多部落冒出杂音,表示不满,其中实力雄厚又觊觎部落最高权的有扈氏抗疫最为猖狂,从而掀起了夏启讨伐有扈氏的甘之战。

实际上,大禹在任时,有扈氏就早已有夺权的想法,大禹也曾宣战有扈氏,来稳固社会安定。所以,有扈氏压根没臣服于夏族之心,便借着夏启新王上任,不懂战事想要再次夺权。

  • 太康失国

夏启死后,发生了武观之乱,即夏启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王权而互相残害的事件。最后由长子太康获得了继位权。

太康继位之后,受父亲纵乐之风的影响,不理君王应该承担的理政之责,越发任性玩乐。夏族长久以来树立的首领权威因此受创而大打折扣,后果便是被东夷有穷氏,后羿为其酋长,从西边进攻夺走了实权。

太康死后,后羿立其弟中康为“虚王”,也就是没有实权的王。

虽然太康失国,但还是有不少部落包括夏族在内不赞成后羿当政的,他们坚决维护夏族威严。

中康死后,其子投奔同为夏族的斟鄩、斟灌二氏族,后羿便从幕后走到幕前,正式宣告自己称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