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被罚45万背后:教你如何辨别压片糖果安全
阿里健康被罚45万背后:教你如何辨别压片糖果安全
近日,阿里健康大药房因发布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压片糖果广告,被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45万元罚款。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压片糖果市场存在诸多安全风险,消费者在选购时需要格外谨慎。
什么是压片糖果?
压片糖果是一种通过冷加工工艺制成的固体糖果,主要以精制糖粉为基料,添加奶粉、香料等辅料及粘合剂压制而成。根据《食品安全法》,压片糖果属于普通食品范畴,不能宣传疾病治疗功能。
如何辨别压片糖果的安全性?
查看产品标签和批准文号:正规的压片糖果产品应在包装上明确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带有“SC”标志。需要注意的是,压片糖果属于普通食品,其批准文号应为“食”字,而非保健品的“健”字或药品的“药”字。
关注成分表:选购时要仔细查看成分表,确保所有添加成分都符合普通食品、药食同源中药材或新资源食品的要求。例如,常见的合法添加物包括玛咖、牡蛎、蛹虫草、人参等。如果发现含有未经批准的成分,应立即停止选购。
警惕虚假宣传:压片糖果作为普通食品,不能宣传疾病治疗功能。如果在广告或包装上看到类似“治疗”、“疗效”、“药用”等字眼,很可能是虚假宣传,应提高警惕。
选择正规渠道:建议消费者通过正规的线下商超或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购买压片糖果,避免通过朋友圈、非正规网站等渠道购买,以降低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新政策
为了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了《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的公告》。根据该公告,内部举报人可以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接收举报的互联网、电话、传真、邮寄地址、窗口等渠道,举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内容经查证属实的,举报人将获得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结语
压片糖果作为一种普通食品,虽然不能替代药品或保健品,但通过合法添加特定成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营养需求。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保持理性,不轻信夸大其词的宣传,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共同维护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