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年轻化,这些预防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腰椎间盘突出年轻化,这些预防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腰椎间盘突出已悄然年轻化,20-40岁人群成为高发群体。这种曾经被认为是"老年病"的疾病,如今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身上,甚至有报道称,有16岁的青少年被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是临床最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本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因腰扭伤或劳累而发病,老年人因髓核水分偏少而少见腰椎间盘突出。
主要症状表现:
1.腰痛 主要来源于椎间盘对脊神经根的刺激、压迫而继发的无菌性炎症以及由于肌肉紧张、痉挛导致的对于神经干的挤压产生的神经痛。
2.下肢放射痛 可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腹腔压力升高时加剧,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剧,腰前屈活动受限,屈髋屈膝、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甚至在放射痛部位出现麻木、发凉和无力的感觉。
3.马尾神经症状 髓核突出引起的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为会阴部麻木、刺痛,二便功能障碍,阳痿甚至双下肢不全瘫痪。
日常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姿势
- 坐姿:背部挺直,肩部自然下垂,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发的扶手上。注意:椅子过软可能会压迫前列腺,可以换一个稍有硬度的座椅;背部加一靠垫,可减少腰部压力;不跷二郎腿。
- 站姿:抬头挺胸,收腹提臀,双肩放松,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
- 睡姿:建议侧卧,膝盖微弯,可以在膝盖之间夹一个枕头。床垫不宜太软,以免脊柱过度弯曲。
合理运动
- 游泳:游泳时身体处于水平状态,脊柱不受重力压迫,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理想运动。
- 瑜伽:瑜伽中的许多动作可以增强腰部肌肉,提高脊柱灵活性。
- 平板支撑:这个动作可以有效锻炼核心肌群,增强腰部稳定性。
- 散步: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腰椎压力。
生活方式调整
-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脊椎的负担,加速椎间盘退化。理想体重算法为男=(身高-80)X 0.7;女=(身高-70)X 0.6。
- 避免久坐:每工作45-60分钟,起身活动5-10分钟,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 正确搬重物:搬重物时,应先蹲下,用腿部力量而非腰部力量抬起重物,避免直接弯腰搬重物。
办公室人群特别注意事项
对于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的工作者,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定时活动:每1-2小时站起来走动5-10分钟,即使是坐着,也可以弯弯腰、抬抬肩膀、做扩胸运动或深呼吸,以减轻肌肉紧张。
单抬腿运动:坐在较硬、有靠背的椅子上,缩小腹,抬起一条腿,直至腿部发酸再换另一条腿,两腿交替抬数次,可以锻炼平时很少运动到的大腿股四头肌。
踮脚尖运动:平时在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的方法健身。踮脚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会促进锻炼者下肢血液回流,加速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提肛运动: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复进行,站、坐、行时均可进行此动作。建议每日做2
3次,每次持续510分钟。提肛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等肛周疾病,女性提肛还可以预防尿失禁。下蹲运动:两脚并拢,周身中正,重心放在前脚掌上,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头不可后倾,始终将两腿并拢,彻底蹲下后再缓缓站起,如此反复多次。下蹲可以强健关节和骨骼的灵活性,延缓膝关节老化;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和增加回心血量。
结语
腰椎间盘突出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发病风险。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从现在开始,关注你的坐姿,定期运动,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让你的腰椎保持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