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迎来突破!南都电源产业化加速,宁德时代定下2027年量产目标
固态电池迎来突破!南都电源产业化加速,宁德时代定下2027年量产目标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所武建飞研究员团队开发出新型硫化锂正极材料,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远超传统锂离子电池。这一突破不仅为固态电池技术带来新的希望,也为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南都电源产业化加速,固态电池商用在即
在产业化方面,南都电源传来好消息。该公司研发的20Ah全固态电池已通过热箱、短路等安全测试,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循环寿命达2000次。据南都电源透露,该产品将于今年四季度完成项目验收,这意味着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南都电源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自2017年启动固态电池研发计划以来,公司持续在高比能、高安全固态电池材料和工艺上实现突破。其自主研发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消除了传统液态电池的安全隐患,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宁德时代定下量产时间表,2027年或成关键节点
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动向备受关注。根据最新消息,宁德时代计划于2027年开始小规模量产固态电池。目前,其固态电池研发进度处于4级水平(满分为9级),目标是在2027年达到7-8级,实现小批量生产。
宁德时代选择凝聚态聚合物和硫化物双重材料体系作为技术路线,目标能量密度为500Wh/kg。这一选择兼顾了高离子导电性、良好稳定性和加工性能等多重优势,有助于加快量产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2027年已成为多家电池厂商设定的量产目标年份。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企业也计划在这一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这一时间点或将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
政策支持叠加市场需求,固态电池前景可期
在政策层面,《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30年达到500Wh/kg的目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也明确要求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应用。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政策,为固态电池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市场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研究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吉瓦时,在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验证,全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2-3年内完成小批量上车,逐步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续航革命。
总体来看,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正在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中科院青岛所的最新突破、南都电源的产业化进展以及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布局,都预示着固态电池时代即将到来。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固态电池有望实现商业化突破,为新能源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