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峡大坝:争议与成就并存的世纪工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峡大坝:争议与成就并存的世纪工程

引用
网易
10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UOK4FL05359IL8.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9RT3KR0543MD1U.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2SD2JQ0544CT3M.html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5%B3%A1%E6%B0%B4%E5%BA%93/10835986
5.
https://www.sohu.com/a/804038482_121948416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6%B1%9F%E4%B8%89%E5%B3%A1%E6%B0%B4%E5%88%A9%E6%9E%A2%E7%BA%BD%E5%B7%A5%E7%A8%8B
7.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2/content_6992598.htm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B3%A1%E5%A4%A7%E5%9D%9D%E6%BA%83%E5%9D%9D%E5%81%87%E8%AE%BE
9.
https://m.yichangly.com/news/show-5774.html
10.
https://www.kunlunce.com/e/wap/show2022.php?classid=161&id=183433&bclassid=148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或三峡大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38千米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水坝。

三峡大坝的建设构想最早可追溯至1919年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但直到1994年才正式开工,2006年全线竣工,耗资1800亿元。这座全长2309米、高185米的大坝,不仅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里程碑,更是在防洪、发电、航运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世纪工程。

然而,这样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在建设之初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就是其中一位坚决的反对者。他提出的主要反对意见包括:

  1. 卵石淤积问题:黄万里教授指出,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上游每年上亿吨的砾卵石将无法出川,而在上游淤积起来。不出十年,卵石夹沙随水而下,将堵塞重庆港,江津北碚也将遭受洪灾。

  2. 生态环境破坏:三峡大坝的建设将改变长江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鱼类洄游,特别是对中华鲟等珍稀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

  3. 地质安全风险:大坝蓄水后巨大的水压应力场和超孔隙水压力,可能诱发地震,带来地质灾害。

  4. 战争威胁: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一旦发生战争,三峡大坝可能成为敌对势力的攻击对象,其破坏将对下游地区造成毁灭性打击。

  5. 经济效益质疑:工程投入巨大,每千瓦造价比一般大中型电站贵3-4倍,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并不划算。

除了黄万里教授,还有多位来自地理、水利、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专家表达了类似担忧。这些争议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峡大坝的实际运行效果有力地回应了这些质疑。自2003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三峡工程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综合效益:

  1. 防洪效益:三峡工程能控制荆江河段95%以上的洪水,使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截至目前,已累计拦洪约70次,拦蓄超50000立方米每秒的编号洪水21次,有效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

  2. 发电效益:三峡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约占全国水电产量的10%,累计发电量超1.7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9亿吨。2020年,三峡电站更是创造了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1118亿千瓦时的世界纪录。

  3. 航运改善:三峡库区干流航道等级由Ⅲ级提高为I级,彻底结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三峡船闸运行21年间累计通过船舶超100万艘次、货物超21亿吨,极大促进了西南腹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资交流。

  4. 水资源利用:三峡水库凭借“拦洪补枯”功能,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淡水资源库。枯水期已累计为下游补水2732天,补水总量超3600亿立方米,较好满足了中下游通航及沿江生产生活生态等用水需求。

针对专家们担忧的安全问题,国内外权威机构也给出了积极的评估。美国专家分析认为,三峡大坝的设计合理,混凝土至少可支撑50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也确认大坝安全,其设计标准能够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事实上,三峡大坝在建设过程中就充分考虑了各种极端情况,比如1870年长江流域最大洪水的记录,大坝设计时还额外留出了10%的安全余量。

三峡大坝的建设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技术的进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科研人员攻克了112项世界之最、获得934项发明专利,使我国跃升为水电强国。

当然,三峡大坝的建设也确实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生态环境的局部影响、移民安置等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下得到了有效解决。库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超过50%,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移民安置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库区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5.9%。

三峡大坝作为世纪工程,其建设过程中的争议和成就都值得我们深思。它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壮丽史诗。面对质疑,三峡大坝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大型水利工程领域的卓越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