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白大衣效应”,运动后测血压有技巧!
避免“白大衣效应”,运动后测血压有技巧!
运动是降血压的良药,但运动后的血压测量却大有讲究。研究表明,每天只需增加5分钟的剧烈运动,就能有效降低血压。然而,运动后的血压测量如果不注意方法,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产生所谓的“白大衣效应”。
什么是白大衣效应?
白大衣效应(White Coat Effect)是指在医疗环境中,由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导致的血压升高现象。这种现象在高血压患者中尤为常见,可能会干扰医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
一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的研究显示,在高血压确诊的最初几年内,部分老年患者可在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恢复正常。研究发现,中位随访6年期间,在没有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超过40%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恢复到了正常水平(<140/90 mmHg)。与持续高血压患者相比,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心血管病风险降低了34%。
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运动是降低血压的关键。英国伦敦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irculation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每天额外进行5分钟提高心率的运动,如爬楼梯、跑步或骑自行车等,可使收缩压降低0.68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0.54毫米汞柱。此外,每天额外20-27分钟,收缩压、舒张压就会出现临床意义的改善,或可在人群水平上降低28%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运动后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运动后的血压测量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休息时间:运动后至少需要休息5-10分钟再进行血压测量。剧烈运动后,这个时间可能需要更长。
测量环境: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在嘈杂或寒冷的环境中测量。
体位要求:测量时应保持坐姿,双脚平放在地面,手臂自然放在桌上,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设备选择:使用经过校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确保袖带大小合适,正确佩戴。
测量方法:测量前30分钟内避免吸烟、运动和摄入咖啡因。测量时保持放松状态,不要说话。
如何避免白大衣效应
自我监测:在家中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可以减少医疗环境带来的紧张感。
深呼吸放松:测量前进行深呼吸练习,有助于放松身心,降低血压。
多次测量:每次测量血压时,连续测量2-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动态监护:使用脉搏波血压计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血压变化。
心理调适:通过心理咨询或放松训练,改善对医疗环境的紧张情绪。
运动对血压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但准确测量血压同样重要。通过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从而更好地管理健康。记住,每天多运动5分钟,就能为心血管健康带来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