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视角下的多汗:认识、日常调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视角下的多汗:认识、日常调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31/10/84722262_1124821743.shtml
多汗症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全身或身体某一部分慢性自主性汗出过多。在中医理论中,多汗症被视为一种与身体阴阳失衡、气血不和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相关的疾病。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详细介绍多汗症的定义、分类、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多汗症的认识
定义:多汗症是指全身或身体某一部分慢性自主性汗出过多的现象,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分类:
- 泛发性多汗:全身汗出过多。
- 局限性多汗:如手足、腋下、外阴部、头部等多汗。
- 原因:
- 功能性失调:大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
- 疾病性:如内分泌失调、激素紊乱等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多汗。
二、中医治疗多汗症的方法
- 调节饮食:
- 中医认为多汗症与脾胃虚弱有很大关系,因此调节饮食是治疗多汗症的重要手段。
- 推荐食物:如薏仁、山药、莲子等具有健脾功效的食材,可以有效缓解脾胃虚弱,治疗多汗症。
- 注意事项: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多汗症状。
- 服用止汗方药:
- 中医有一些止汗的方药可以有效治疗多汗症,如生黄芪、大枣、五味子等。
- 这些药物能够缓解内热,加快身体血液循环,让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 针灸治疗:
- 针灸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通过对相应穴位的针灸,如风池穴、神门穴等,能够补虚、散寒、清热,改善多汗症状。
- 药物治疗:
- 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等,能够起到益气升阳、益气固表的作用,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三、注意事项
情绪管理:情绪稳定对多汗症的恢复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保持心情平和。
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健康,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避免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
总之,中医治疗多汗症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通过调节饮食、服用方药、针灸治疗等多种手段,达到治疗多汗症的目的。同时,患者也应注意情绪管理、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等方面的问题,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热门推荐
磷脂酰丝氨酸:从阿尔茨海默病到ADHD,改善大脑健康的神奇物质
古色古香的沧州南川老街,历史的见证者!
右侧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是什么意思
中国疾控中心:综合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
爆火的“非洲翠”究竟是什么?何以成玉石界新宠?
南昌市概况:从行政区划到历史文化全方位解读
国博新景框里的天安门:蒯祥的建筑传奇
蒯祥:设计天安门的明代建筑大师
蒯祥:天安门背后的“活鲁班”
19岁少年设计天安门:蒯祥的建筑传奇
孟尝君与冯谖:一个关于智慧与忠诚的战国传奇
缘起80多年前!天大以这种方式登上了央视春晚……
三国:后主刘禅亲政治国的审时度势和知人善任,延续蜀汉有功
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是大智若愚的智者?
沩山风景名胜区:宁乡最美打卡地!
炭河里遗址:中国南方青铜文明的璀璨明珠
康雍乾三代瓷器收藏指南:从特征到鉴定全解析
日全食和月全食的区别 日全食和日环食的区别
天狗食日?揭秘日食奇观背后的真相
月食:类型、图像以及发生的频率?
《延禧攻略》揭秘:清朝服饰的文化密码
慈禧太后:晚清权力游戏的终极玩家
建立健康习惯:身体健康不只依赖保健食品,还有其他重要元素
多吃这类食物,肾功能衰退显著减缓
广州到厦门自驾游攻略:最美南国风情线
广州到厦门必打卡:鼓浪屿、南普陀寺、环岛路和曾厝垵
北京出发,当日可往返的4个特色景点!
投影仪还是电视机?家庭娱乐设备选择指南
行走河南:龙门石窟的文化魅力
灵长类动物的社交圈: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