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光储直柔”点亮绿色未来
在雄安,“光储直柔”点亮绿色未来
6月3日,2024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雄安国际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大赛"顺利完赛,72个项目集中亮相,为城市能源转型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光储直柔技术是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新型建筑配电技术,是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本次大赛紧盯这一未来发展方向,围绕未来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建设需求,设置了光伏、储能、直流、柔性一体化控制4个赛道,在全国126项参赛作品中,72项进入决赛展开角逐。其中,由华能雄安绿色能源公司带来的华能雄安总部光储直柔系统将在中国华能雄安总部园区落地运行。
在雄安启动区,中国华能总部园区建设正酣;园区设计模型展现未来图景。在这里,无论是屋顶、外立面,还是步道、座椅、岗亭都可以发电。白天阳光充足,光伏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会自动存储到储能柜这个"大型充电宝"里,管控平台的"智慧大脑",则会根据用电需求,柔性调节园区的电力供给。
华能雄安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热力能源部技术专责王煊介绍,公司的储能系统、微风发电机、包括钙钛矿的光伏组件,都是自主研发的。整个光伏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是600kWp,实现了能源监测覆盖比例100%,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100%,为全面建成零碳办公园区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参加本次大赛的项目基本涵盖了国内光储直柔领域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产品和解决方案,从实时追踪太阳位置的景观"光伏花";到长寿命、高安全性的全钒液流电池;从"零用电"的光储直流空调到低碳、零碳智慧园区,一系列创新创意亮点纷呈。
河北四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孙彦川介绍,这个光伏"向日葵"能跟着光走,相比较于传统的光伏面板,它可以增加40%的发电量。像这一年它发电量可以节约标准煤是840千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2300千克,相当于是每年种植430棵树。
承德新新钒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胜男表示,公司带来的是全钒液流电池与AI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预计在雄安新区投运400兆瓦时的储能电站,每天可以放电到80万度,是一个巨大的充电宝,对整个城市的电网稳定,以及居民用电价格都有调峰的作用。
格力电器新能源环境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富源介绍,本次的光伏直驱空调,通过光伏直接驱动空调应用,可以提高光伏发电利用效率8%。以雄安新区的一个5000平方米的厂房为例,一年可以节省4万多块钱的电费,五年内光伏和空调的投资就可以回收。
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发展光储直柔技术不仅可以推动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有效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利用率、降低能源浪费。
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唐西胜表示,雄安是未来之城,它的城市设计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光储直柔非常适合在用户侧与建筑结合,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与电网优化,把这些最新的技术与这座城市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契合的。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郝斌表示,光储直柔对于用户来说最直观的反映是用电成本降低;对企业来说,涉及到产业升级和转型;对国家而言,用的电更加绿色、清洁,这就是一个全社会成本最低的实现零碳的技术手段。河北作为新能源发展大省,应该通过更多示范引领,包括公共机构、政府办公楼带头,为后续规模化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以赛为媒,以赛促用。本次大赛的举办,将加快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在雄安新区先行先试,促进相关研发、制造、应用创新资源向雄安集聚,为雄安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产业蓄势赋能。
省能源局电力处处长吝超杰表示,大赛期间边赛边展,同步组织产业对接、资本对接、场景打造等活动,后续将对优选作品做好跟踪服务,促进这些产品和创意在雄安乃至全省落地,推动雄安绿色城市建设和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号·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