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消防安全指南:五大不安全行为需警惕,这些重点企业更要当心
复工复产消防安全指南:五大不安全行为需警惕,这些重点企业更要当心
随着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用火用电量显著增加,火灾风险也随之增大。为了确保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必须时刻放在心中。老城消防特意为大家准备了这份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提示,请查收。
相关案例
案例一
2023年1月29日,广东中山市一工厂为庆祝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在一楼燃放鞭炮,结果引发火灾,导致厂房内生产设备、包装材料局部受损。所幸消防救援力量扑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二
2020年2月20日,广东省肇庆市一公司生产车间发生火灾事故,过火面积2880平方米。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企业在春节后复工复产过程中,擅自更改设备参数,且未安排人员值守;现场大面积、大量存放原料,增加了过火面积;起火初期,因消防泵房电机不能正常工作,延误了救火时间,导致事故后果加剧。
案例三
2024年2月19日,广东东莞,一仓库发生火灾,经调查,此次火灾的直接原因是:春节假期后复工复产,员工燃放烟花爆竹庆祝,烟花火星飞入七楼塑料仓库引发火灾。
五大不安全行为
- 插座被各种电器插头霸占
插座上切忌插用过多电器切忌超负荷用电。
电源附近堆满可燃物
使用电器时应远离台布、窗帘、纸壳等可燃物体。电器长时间待机
电器长时间待机容易造成电器损坏或诱发火灾。另外,手机、相机等充电时间不能过长,下班时应拔掉正在充电的设备。
- 未及时熄灭烟头
办公室内禁止吸烟,允许吸烟的办公室应有烟灰缸。吸剩的烟头、用过的火源必须熄灭后放入烟灰缸。
- 办公室楼道堆满杂物
办公区域的消防安全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平时要熟悉安全出口位置和逃生路线。
几类重点企业需特别注意
劳动密集型企业
纺织企业、食品生产企业、日用百货等轻工生产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易燃可燃物品多、用火用电多,火灾风险高。人员密集场所
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及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旅游、宗教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常因拥挤而导致人员伤亡。石油化工企业
石油化工企业具有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装置大型化、作业过程连续化、生产原料及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易腐蚀等特点,极具火灾、爆炸危险性。仓储仓库
物资仓库是物资高度集中的地方,火灾荷载大。一些仓储企业“五距”要求不落实,货物遮挡消防设施,阻塞疏散通道,电气设备检修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存在的消防安全风险
人员缺额带来的风险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控室值班人员等不能按时就位或流失,导致消防管理出现漏洞。培训缺失带来的风险
大量新员工、临时工上岗或老员工转岗,缺少岗位所需的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假期后,受节后综合症影响,员工安全意识淡化,违章操作、违章动火作业增多,极可能引发火灾。货物积压带来的风险
节后产、供、销路不畅,容易造成货物积压,货物随意堆放易导致消防疏散通道堵塞,增加火灾危险性。设备故障带来的风险
生产设备缺少维护保养,在停工停产后重启开车,极易出现机械故障或油气管线检修不到位,发生油气跑冒滴漏,导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集中住宿带来的风险
企业或工地临时集中住宿场所、群租房、员工宿舍等,用火用气不规范、电动自行车违规在室内停放充电、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节后复工复产应对措施
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到岗制度
各单位消防岗位人员因假不能及时到岗的要及时补位,流失的要及时补充,做到消防管理人员未到岗坚决不开工。及时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各单位要及时召开收心会、安全交底会,强化全体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对新入职或转岗的员工、临时工,要开展岗前消防培训,让其掌握单位(岗位)火灾危险性、单位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及火灾报警知识、初期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技能。对电工、焊工等岗位一定要聘用有相应资质的从业人员。各劳务输出单位要集中对务工人员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应知应会消防知识技能,避免引发火灾或受到火灾的危害。开展一次消防自查整改
各单位对消防设施器材、电气线路和油气管线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测试、维保,确保完好有效。对安全出口、消防通道进行一次检查,确保畅通。对仓库、配电室、消防水源等开展一次检查,确保“五距”符合要求、货物分类存放合规、水源充足。石油化工企业开机时,要确保各管段相协调,避免盲目开机引发泄漏、回火等。各单位在生产营业期间要按规定加强防火巡查。对集中住宿场所开展隐患清理
各单位、各学校、各社区对员工(学生)宿舍、出租屋要及时开展一次隐患清理,做好安全用火用电提醒,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大功率电器的使用管理,严禁“三合一”,严禁电动自行车在有人员居住的室内、楼道、门厅停放充电,严禁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确保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好,对务工人员开展一次消防培训。各临街门店及小场所要强化自身消防管理
严禁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场所合用,严禁夹层住人,严禁在店内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充电,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作装修装饰,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或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占堵安全通道,香烛、炉灶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按要求配置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等,从业人员要学习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对留守老人和小孩做一次消防安全交底
各务工人员外出务工前,要开展一次家庭消防安全检查,对留守老人和小孩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及时更换老旧和安装不合规的电气线路,清理炉灶周边、阳台、楼道及房屋附近可燃物,教育小孩不要玩火,提示老人用火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