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月荷湖生态问题引关注,多部门联动整改见成效
松山湖月荷湖生态问题引关注,多部门联动整改见成效
近日,东莞松山湖的月荷湖公园因生态问题引发广泛关注。7月中旬,有市民反映月荷湖出现湖水干涸、垃圾遍布、污水排放等现象,这一情况迅速引起当地媒体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月荷湖的生态困境
月荷湖,又名三枝松水库,是松山湖北部核心区的重要景观之一。因形似弯月、湖中遍植荷花而得名。然而,近期这座美丽的湖泊却陷入了生态困境。
7月中旬,南都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月荷湖湖水大面积干涸,部分区域已经长出一米高的野草,湖底裸露处出现龟裂。湖边及湖中心行人桥下可见生活垃圾和大件废石料,湖水散发出轻微异味。更令人担忧的是,湖边的排水口有污水排出,水体呈灰白色并带有泡沫。
防洪与生态的两难选择
对于月荷湖的干涸,松山湖城建部门解释称,这主要是出于防洪安全的考虑。今年入汛后,松山湖累计降雨量约1280毫米,较往年同期增加76%。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暴雨等极端天气,需要降低水库水位以增加纳雨能力。
然而,这种做法引发了市民的担忧。有市民在东莞阳光问政平台反映,月荷湖的水位失控,周边堤岸损坏,杂草丛生,严重影响景观。更有市民指出,每次天气预报有雨,湖水就会被彻底放干,这对湖体生态和水生生物造成了毁灭性影响。
多部门联动整改
面对这些问题,松山湖多个政府部门迅速行动,展开整改工作。
生态环境部门排查发现,周边一处住宅小区存在污水渗漏到市政雨水管道的情况,已组织整改工作。城管部门安排人员清理湖底垃圾和废弃石料,并对园内地砖进行排查修复。8月中旬,湖内低洼地区的水位有所回升,排水口恢复正常排水。
生态治理的持续努力
事实上,月荷湖的生态治理早已提上日程。2018年,松山湖启动月荷湖综合治理工程,投资约4683万元,重点解决水污染问题,改善水质。工程于2022年底基本完工,通过生态补水泵站和调蓄池等设施,对湖水进行补水和截污处理。
目前,月荷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正在推进中。相关部门表示,将在确保水库防洪调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休闲旅游景观的需求。
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平衡
松山湖作为东莞的“城市绿肺”,其生态价值不言而喻。自2004年成立科技产业园区以来,松山湖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此次月荷湖生态问题的出现,既是对城市管理者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未来发展思路的启示。如何在防洪安全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兼顾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是每个城市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展望未来
目前,月荷湖的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随着二期治理工程的实施,相信月荷湖将重现昔日的生态美景。这颗松山湖畔的“明珠”,将继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东莞增添一抹亮丽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