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部书的精髓都在这几首诗中,可真正看懂的人却不多
红楼梦:整部书的精髓都在这几首诗中,可真正看懂的人却不多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蕴含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内涵一直吸引着读者的探究。有观点认为,整部书的精髓都浓缩在几首诗中,但真正能读懂其中深意的人却不多。本文将为您解析这些被认为蕴含《红楼梦》精髓的诗作。
《满纸荒唐言》
原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解析:
开篇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创作特点和作者心境。“满纸荒唐言”看似写书中的神话传说、奇幻情节以及大家族中的琐碎繁杂之事荒诞不经,但实际上是以这种看似荒唐的形式来反映当时社会的腐朽、残酷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一把辛酸泪”则直接道出了作者曹雪芹创作此书时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将自己的身世遭遇、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思考等都融入到了这部作品中。而“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则是作者的感慨,他深知自己的作品可能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真正能读懂其中深意和韵味的人寥寥无几,体现了《红楼梦》的深邃和复杂。
《好了歌》及《好了歌注》
原文: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解析:
《好了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唱出了世人对功名利禄、金银财宝、娇妻美妾、儿孙后代的贪恋和执着,以及最终这些都如过眼云烟般消逝的无奈。甄士隐听后大彻大悟,跟着跛足道人飘然而去,这暗示着人们若能看透世间万物的虚幻和无常,放下对世俗欲望的追求,便能获得心灵的解脱。它揭示了《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以及书中人物在欲望的驱使下的种种挣扎和悲剧命运,也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深刻的洞察和批判。
《飞鸟各投林》
原文: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解析:
这是《红楼梦》第五回中的《红楼梦曲》的收尾曲,它以一种宿命论的观点,总结了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等描述,预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败和瓦解,以及家族成员们的悲惨下场。“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等则体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暗示着书中人物的善恶行为最终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最后一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更是以一种极具画面感和象征意义的方式,展现了一切繁华皆空、万事皆休的景象,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虚幻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红楼梦》所蕴含的佛教的“空”的思想和对人生苦难的超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