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研究:每天洗头真的能增强自信
北京大学研究:每天洗头真的能增强自信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王垒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洗头频率与个人的自信程度存在显著关联。研究显示,每天洗头的人不仅在心理特征上优于洗头频率低的人,而且在职位、收入、影响力等方面也表现得更为出色。这一发现揭示了个人卫生习惯与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联系。
研究发现:洗头频率与自信的关系
王垒教授的研究通过对几百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背景的人士进行心理特征调查和洗发习惯分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洗头频率高的被访者在多个心理特征上都优于洗头频率低的被访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自我评价更高:洗头频率高的人对自己的头发发质评价更高,更容易看到自身的优点。
- 自尊和自信更强:保持头发清洁会给人以正面的心理暗示,如“我是干净的”、“我现在以最佳状态面对他人”,这些暗示能增强个人的自尊和自信。
- 成功度更高:研究还发现,洗头频率高的人在职位、收入、影响力、受欢迎程度等方面都更高,人生目标也更为明确。
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与“积极暗示”密切相关。受暗示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人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例如,头发干净会给自己以正面的暗示,这些暗示会使自己进一步觉得“自己是受欢迎的,是与众不同的,一定会成功”。
洗头频率对头皮和头发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讨洗头频率对个人形象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一项针对1500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研究者将参与者分为五个洗头小组,每个小组的洗头频率不同,从每周一次到每天一次不等。研究结果揭示了以下几个重要发现:
头皮健康状况:洗头频率越高,头皮屑越少,头皮感觉越好。研究显示,随着洗头频率的增加,自我感知的头皮屑、瘙痒和干燥的严重程度显著降低。
头发状况:增加洗头频率不会导致头发受损。研究发现,不管是脱发、头发脆弱还是头发光滑度,自我感知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洗头频率越高,受试者对其头发状况的总体满意度也越高。
头皮气味:相比7天不洗头的人,每天洗头的人头皮气味明显更好。此外,每天洗头还能降低头皮上的脱屑水平,改善头皮健康状况。
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王垒教授的研究结论:保持头发清洁不仅关系到个人卫生,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特性,包括自信、自尊等,从而最终影响个人获得成功的能力。
实用建议:如何养成良好的洗头习惯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建议大家养成每天洗头的习惯。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洗头建议:
选择合适的洗发水:根据自己的发质选择合适的洗发水,油性发质可选择控油型,干性发质则应选择保湿型。
正确的洗头方法:用40度左右的热水使头发彻底湿润,通过适当的按摩活化血管,放松肌肉,进行减压,要按摩20秒以上,按压超过20次。涂抹洗发产品需要在头发上停留30秒以上,洗发液需要比较多的,可以多次清洗。
洗头时间:不要在刚醒或者睡前洗,建议下午下班放学后洗。
洗头后的护理:使用护发产品可以中和洗发剂中的碱性,使头发保持弱酸性的最佳状态,补充发丝缺失的水分和养分,使头发柔软顺滑,保持健康的光泽,改善头皮的血流,刺激毛乳头和毛母细胞。使用吹风机在控制温度和距离的前提下,尽快吹干头发,让毛鳞片闭合,避免头发受损。注意防晒,头发受到的紫外线辐射量是脸部的2倍以上,外出时最好撑伞或戴顶帽子。
总之,保持头发清洁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不仅能让我们保持清爽的外表,还能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提升我们的自信和自尊,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