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京津冀一小时通勤圈:交通一体化助力区域经济新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京津冀一小时通勤圈:交通一体化助力区域经济新发展

引用
人民网
12
来源
1.
http://he.people.com.cn/n2/2025/0102/c192235-41095511.html
2.
http://bj.people.com.cn/n2/2025/0123/c14540-41118681.html
3.
https://www.mot.gov.cn:10443/jiaotongyaowen/202402/t20240227_4025038.html
4.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2/t20241224_3971988.html
5.
https://zdzqgw.beijing.gov.cn/ztzl/jjjhxqtlsjztgh/
6.
https://news.pku.edu.cn/jxky/92fa830faf654de98628573618248f6b.htm
7.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2/content_6934652.htm
8.
http://www.news.cn/local/20240216/1ece80d50d8b454fa247b658ab3ba16c/c.html
9.
http://news.fang.com/open/51306943.html
10.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2/t20241223_3970839.html
11.
https://www.nra.gov.cn/xxgk/gkml/ztjg/gfzd/zcjd/202406/t20240604_345376.shtml
12.
https://news.nankai.edu.cn/mtnk/system/2025/02/07/030065587.shtml

2025年1月5日起,京津冀地区将迎来新一轮铁路运行图调整。此次调图不仅新增了多方向列车,还优化了环京地区的停站安排,为跨区域通勤提供了更多便利选择。

01

交通一体化:一小时通勤圈初具规模

此次调图的最大亮点是北京北站(清河站)将首次开行前往西安、兰州、成都等城市的列车。随着集大原高铁的开通,北京与西部城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新增的16对动车组列车,包括北京北至朔州东、太原南、西安北等多个方向,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络。

同时,环京地区的通勤条件也将得到改善。怀兴城际铁路计划年内开通运营,将新增4对动车组列车,增强廊坊北站与石家庄站、北京西站、天津西站、雄安站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新增的廊坊北至石家庄高速动车组列车,不仅是京广高铁与京雄城际首次拉通运营,更使空铁联运再次升级,连通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与京广高铁沿线站点,这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次经高铁连通京津冀。

此外,调图还增加了55列县城及乡镇停站,包括怀安站24列、礼贤站6列、昌黎站5列等。京津冀地区新增5列通勤停站,覆盖固安、保定、廊坊等地。这些调整将有效提升区域内的通勤效率,为跨城工作的人群带来更多便利。

02

产业协同:打造区域发展新动能

交通一体化为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三地正着力推进“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共同打造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

其中,河北牵头负责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业。2024年11月22日,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开园,北京顺义、天津武清和河北廊坊三个园区将携手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据统计,2024年1至11月,河北省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增长1.6倍,368家机器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5%。

在产业协同的带动下,区域内企业间的合作日益紧密。以汽车产业为例,一辆汽车的蓄电池、行李架、车灯、座椅、变速箱等零部件,可能分别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数百家配套厂商。这种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增强了区域整体的产业竞争力。

03

人口流动:跨区域通勤成为新常态

随着一小时通勤圈的逐步完善,京津冀地区的人口流动呈现出新的特点。2025年春运期间,预计全国跨区县非通勤出行总量将达到95.6亿人次,其中京津冀地区作为三大净流出核心区域之一,净流出量达2229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与粤港澳、长三角、成渝四大经济圈之间的人口流动最为频繁。其中,南北向的京津冀-粤港澳主轴线承压最大,预计流动量达5.12亿人次。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既反映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体现了交通一体化带来的便利。

04

政策支持: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自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目前,三地已形成目标一致、层次明确、相互衔接的规划政策体系,并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更加注重规则协同和制度创新。在产业协同方面,将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融合,推动自贸区等开放平台加强制度创新合作。在公共服务领域,将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和医联体建设,强化社保、养老等政策协同。同时,三地还将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共同打造天蓝水清的美好家园。

随着交通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和产业协同的不断加强,京津冀一小时通勤圈正在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未来,这一区域不仅将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将为全国其他都市圈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