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头镇商会投资千万打造文旅新地标,助力乡村振兴
鳌头镇商会投资千万打造文旅新地标,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商会宣布投资千万元,打造文旅新地标“鳌头新街”和“鳌商大厦”,为这座有着近两百年武术传统的古镇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武术之乡的辉煌与困境
鳌头镇是粤西洪拳的重要发源地,自清朝末年以来,几乎每条村镇都开设武馆,村民们利用农闲时间习拳健身。其中,飞马村的武术传统已有177年历史,官地村更是家家户户都有习武的传统。
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鳌头镇的村民在省级以上武术大赛和世界级大赛中获得多个冠军奖牌,更有多人被派往各地担任武术教练。2008年,黄赓先生创办茂名洪拳研究会,历年来,洪拳馆子弟参加国际、国内武术比赛,共荣获金牌1000多枚,银牌600多枚,铜牌400多枚,考上广州体校10多人,弟子在香港拍摄武打片30多部。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粤西地区的武术活动逐渐式微。据统计,茂南区武馆数量从1983年的296个锐减至目前的20余个。在对部分有武馆的村庄问卷调查中发现:40岁以上的群体中有86%练过武术(或会舞狮),26岁至40岁的男性村民有46%练过,而25岁以下练过的年轻人仅占19%,这反映出洪拳武术“后继无人”现象十分严重。
商会助力,文旅融合促振兴
面对武术文化传承的困境,鳌头镇商会决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商会计划投资建设的“鳌头新街”和“鳌商大厦”,将充分融入武术文化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商业项目。
这一模式与上海市网购商会在贵州省施秉县的产业帮扶案例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施秉县,本来生活通过“政府+帮扶机构+电商+科研机构+农户”五方联动模式,成功推动当地稻米产业升级。鳌头镇商会的文旅项目,同样需要政府、商会、村民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
文旅融合,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鳌头新街”和“鳌商大厦”项目的建设,将为鳌头镇带来多重利好:
经济带动:项目建成后将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
文化传承:通过武术表演、体验课程等形式,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粤西洪拳的魅力,为武术文化的传承注入新活力。
就业机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促进人口回迁。
品牌打造:项目将助力鳌头镇打造“武术之乡”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鳌头镇党委书记朱秀英表示,鳌头镇将通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总产值。鳌头镇商会会长吴光透露,未来将建设“鳌头新街”和“鳌商大厦”,并融入武术文化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商业项目,为本地的文化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擦亮鳌头镇的“武术之乡”品牌,还将带动经济和就业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多方联动共绘新篇
“鳌头新街”和“鳌商大厦”项目的建设,是鳌头镇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政府、商会、村民等多方力量的持续联动。
政府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商会应充分发挥资金和资源优势,推动项目落地;村民则应积极参与其中,共同维护和发展家乡。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鳌头镇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成为粤西地区乡村振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