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笔存安全隐患,14岁以下儿童请远离
磁性笔存安全隐患,14岁以下儿童请远离
近日,上海一名12岁男孩因误吞磁性笔导致腹部疼痛,经医院检查发现,其胃部和肠道内有多节磁性笔零部件。幸运的是,医生及时通过消化内镜取出了这些异物,但男孩的胃黏膜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儿童使用磁性笔的安全警钟。
磁性笔因其独特的磁性原理和多变的造型,近年来在学生群体中走红。然而,这类产品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风险监测通报,磁性笔存在诸多安全风险,不适合14岁以下儿童及中小学生使用。
磁性笔主要分为三类:百变磁性笔、塑料转转笔和磁性钢笔。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依靠磁性非常强的磁力珠来变换造型。这些磁力珠体积小、磁力强,一旦被儿童误吞,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
误吞磁力珠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物理伤害:如果儿童误吞多颗磁力珠,它们会在肠道内相互吸引,压迫肠壁,导致肠穿孔或肠梗阻。这种情况下,磁力珠无法自然排出,需要通过手术取出。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二科副主任顾竹珺表示,如果孩子误吞两颗或以上的磁力珠,自然排出的概率较低,可能需要通过胃镜取出,严重时甚至需要外科手术。
化学伤害:部分磁力珠产品质量不达标,表面涂层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如果长时间接触这些产品,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刺激等不适。更严重的是,如果磁力珠被吞咽,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在消化道内释放,导致中毒。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选购文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选购“玩具化”文具:不要购买造型独特、带有玩耍功能的文具,这些产品往往存在安全隐患。
检查产品标识:选购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是否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厂名厂址以及检验合格证明。
进行简单测试:家长可以用打印纸测试磁性笔的磁力强度。如果两个磁体隔着3张打印纸还能相吸,说明磁通量过高,应避免购买。
加强家庭看护:家中有多个孩子的,要特别注意文具的收纳和管理,避免低龄儿童接触到哥哥姐姐的文具。
专家建议,家长在选购文具时,应优先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而不是其“趣味性”或“玩具属性”。同时,要加强对儿童使用文具时的监管,教育孩子不要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
儿童的安全健康成长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儿童和学生用品的安全监管,同时也呼吁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