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多家银行出现“存两年不如存一年”现象
罕见!多家银行出现“存两年不如存一年”现象
2025年开年,银行存款市场出现了一个罕见现象:存两年不如存一年划算。
利率“倒挂”:存两年不如存一年
近期,山西李先生在常存款的某家农商行发现,该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刚刚上调为1.75%,而两年期定存利率却仅有1.45%,两者相差30个基点。这种短期限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正在多家中小银行上演。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近期怀仁农商行、朔州农商行、陵川县联社、瑞穗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的一年期、两年期定存利率都出现持平或“倒挂”。例如,朔州农商行将一年期利率上调至1.75%,而两年期利率仍为1.45%;怀仁农商行调整后的一年期、两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1.75%、1.45%。
“倒挂”背后:银行的主动选择
这种罕见的利率“倒挂”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银行的揽储策略和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密切相关。
一方面,正值银行“开门红”冲刺阶段,部分农商行为加大揽储力度,阶段性调高了一年期存款利率。由于农商行的客户群体多为农村居民,对高息定期存款的偏好较强,因此不少银行选择将揽储重点放在一年期定存上。
另一方面,市场普遍预期未来存款利率将持续走低。自2022年4月以来,我国已进入存款“降息”通道。全国性大行在2022年9月、2023年6月、2023年9月、2023年12月、2024年7月、2024年10月六次集中下调挂牌存款利率,中小银行也陆续跟进。融360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0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一年期平均利率为1.588%,两年期平均利率为1.701%,各期限平均利率环比降幅超20BP。
专家解读:非普遍现象,反映利率下行预期
对于这种罕见的利率“倒挂”现象,专家们普遍认为,这并非行业普遍现象,而是特定银行基于自身负债结构采取的短期策略。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此前包括大行在内也出现过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当时,出现这样的情况既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行为,也与市场流动性因素相关。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也认为,利率“倒挂”并非行业普遍现象,而是特定银行基于自身负债结构采取的短期策略。所有银行都有管理息差的要求和降低负债成本的需要,但不同银行负债结构不同,调整策略也会有差异。
储户应对:重新审视理财规划
面对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储户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财规划。专家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选择:
短期理财:由于长期利率持续走低,可以考虑选择短期理财产品,以便在未来利率上升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分散投资:不要将所有资金都存入定期存款,可以考虑将资金分散投资于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关注LPR走势:对于有房贷的储户,需要密切关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走势。预计2025年LPR仍有下调空间,这将减轻房贷负担。
未来展望:利率或将进一步下行
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认为,考虑到房价和物价增速仍然偏低,实际利率水平仍然不低,预计2025年逆回购和LPR降息幅度有望超过2024年,降幅达到30~50BP,存款利率有望同步下调。
总体来看,当前的存款利率“倒挂”现象虽然罕见,但属于特定时期的特殊现象。对于普通储户来说,重要的是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理财策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合理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