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魁岩因欠款成失信被执行人,被罚13680元!
王魁岩因欠款成失信被执行人,被罚13680元!
近日,兰州市西固区人民法院和酒泉市金塔县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中,王魁岩因未履行还款义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需支付13680元。这一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个人信用问题的关注。
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从而被人民法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 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失信被执行人的后果
一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会面临一系列严厉的惩戒措施。这些措施不仅限制了个人的高消费行为,还影响到其社会信用和日常生活。具体包括:
限制高消费:禁止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软卧等交通工具;限制入住星级以上宾馆、酒店;限制购买不动产或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限制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限制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限制旅游、度假;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限制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限制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
信用惩戒:限制贷款、投资、置业、办理信用卡;限制申报荣誉称号;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限制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
信息公开:在互联网、微信、电视台、报纸、法媒银等公众平台,以及法院公告栏、社区(村)公告栏等,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集中曝光;曝光信息包括执行案号、执行标的金额、被执行人照片、身份证号码、住址等。
一个真实的案例
王女士曾在上海经营四家中型餐厅,因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餐饮业遭受重创,她的餐厅陆续关闭,最终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列入黑名单后,王女士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 无法乘坐高铁和飞机,出行只能选择出租车,成本大幅增加
- 不能租赁高级酒店和星級酒店,住宿条件受限
- 无法购买车辆,出行不便
- 不能进行高消费旅游,生活品质下降
- 个人信用受损,难以获得贷款和投资机会
- 社会声誉受到影响,面临周围人的异样眼光
为了还债,王女士不得不同时打三份工,穿梭于长三角地区,甚至尝试摆地摊。但由于高消费限制和信用受损,她的生活和工作都面临重重困难。
法律规定与处理方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管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 纳入期限:一般为2年,情节严重可延长1-3年
- 删除条件:履行完毕、达成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同意等
- 救济途径:可以申请纠正或复议
同时,为了鼓励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多地法院建立了信用承诺和修复机制。例如,河北某科技公司在获得信用修复机会后,成功回归正常经营轨道。
重视个人信用,避免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王魁岩因欠款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重视个人信用。在现代社会,信用不仅是个人的经济能力体现,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一旦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不仅会面临法律的制裁,还会给个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关系。
因此,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遵守合同约定,及时履行法律义务。如果遇到经济困难,也应主动与债权人沟通,寻求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逃避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避免陷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