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DRG模式下的财务创新与智能化转型
武汉协和医院:DRG模式下的财务创新与智能化转型
2021年,国家医保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医保支付方式进入全面改革阶段。作为首批国家DRG支付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协和医院在这一改革浪潮中积极探索,通过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和智能化医疗系统,为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DRG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与挑战
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据统计,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已达95%以上,建成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络。然而,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因素导致医疗费用支出增幅明显快于GDP增幅,医保基金面临较大压力。DRG支付方式通过将疾病诊断或临床过程相似、资源消耗相近的病例归为同一组别,实现病组打包付费,推动医院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协和医院的创新实践
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武汉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冯革奇在2024第四届中国医院会计大会上指出,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医院需要在外部政策环境变革和内部绩效考核变革双重压力下,重新审视和调整财务管理策略。协和医院通过建立智慧财务体系,运用数智技术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运行效率,降低各类成本,实现了精益管理。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管理
在协和医院,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医疗服务模式。医院与福鑫科创联合开发的“协和人工智能生成式电子病历及病历内涵质控助手”项目,通过GPU超强并行处理能力,实施深度监督微调和大规模增量式预训练,构建了院内定制大模型。该系统不仅将病历录入效率提升了80%,还通过人工智能智能预警、分级质控、全量质控,结合医院独有的知识库和规则库,提高了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成效与启示
协和医院的实践表明,DRG支付方式改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还能推动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智慧财务体系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医院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同时也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协和医院的经验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重要启示:在DRG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医院需要建立智慧财务体系,运用数智技术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运行效率,降低各类成本,实现精益管理。同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医疗服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展望
随着DRG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医院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管理挑战。未来,医院需要进一步完善智慧财务体系,深化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精细化。同时,医院还需要加强跨学科团队建设,整合医疗、财务、信息技术等多方资源,共同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武汉协和医院在DRG支付方式改革中的探索,为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和智能化医疗系统,协和医院不仅有效应对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挑战,更为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