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发布风险提示,防范假慈善真诈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两部门发布风险提示,防范假慈善真诈骗
引用
中国经济网
1.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412/19/t20241219_39240686.shtml
近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与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联合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公众警惕假借慈善名义或假冒慈善组织进行的诈骗活动。
两部门指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隐蔽性强、扩散范围广、资金转移快、打击难度大等特点,实施各类慈善诈骗活动,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慈善事业的形象。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慈善领域反诈宣教力度,提高社会公众识别防范相关骗术的意识和能力。
在列举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常见的慈善诈骗手法包括:
- 以“捐赠返现”“捐赠返利”“配捐”“投流”“公益理财”等名义实施的诈骗
- 假借国家机关名义,声称拥有所谓巨额资金并计划通过某慈善组织进行捐赠,再返点或回流给“居间人”
- 利用大病患者急于获得资助或捐赠的心理,以掌握某基金会“配捐”项目、“投流”项目或“公益理财”项目的名义,辅之给予高额回报的虚假承诺
如何识别防范这些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慈善捐赠的核心本质在于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任何声称通过捐赠可以获利的,承诺大额捐赠并要求预付费用的,社会公众都要提高警惕,避免因“天上掉馅饼”的诱惑而上当受骗。
社会公众在向某组织捐赠前,可以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查询该组织是否是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慈善组织、是否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等信息。面对一些“捐款”链接时,应当加强对相关银行账号等信息的核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经济网
热门推荐
游览五岳的最佳顺序:从东至西,领略中华名山之美
古诗歌中的“鸟”与“猴”意象介绍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过年回家,带点“花生饼”,加到土里养花用,肥效十足!
反诈宣传 | 防范于心!请警惕“两卡”犯罪!
数字文旅:让旅游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
眼镜店服务员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的关键
应对宝宝不听话的有效策略与家长的心态调整技巧
教育小新看两会·爱问AI答 |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发力
男人抑郁了怎么办
3种表达情绪的方式,一种比一种戳男人心
口香糖是什么材料做的?口香糖的好处和坏处
金矿勘查,有新突破!
中签新股的策略情况如何?这种策略情况受哪些因素制约?
如何管理新股中签后的投资决策?这种决策对投资组合有何影响?
企业贷款的品种有哪些
血脂高者可以食用糙米吗?
蚂蚁药什么牌子效果最好,家里有蚂蚁怎么能彻底消灭?试过才知道
“简牍如山藏瑰宝,青史千秋照汗青”:论秦汉简牍所见吏治问题
怎么把文本文档换个excel
2025版美国成人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指南颁布
制定薪酬管理制度的方法
猫和狗的这些行为是如何让人感迷惑的?
头疼恶心想吐冒虚汗是怎么回事
年假天数计算公式,年假通常怎么计算
动力电池快充技术专利的创新与市场应用前景如何?
除四害防治工作措施
张国荣抑郁症激发了怎样的关注?如何帮助朋友走出抑郁症困境?
网友600元出售金渐层,折射宠物行业寒冬
“晟”字读音与含义:chéng 还是 shè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