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铁路通车:一个农妇的圆梦故事
兰渝铁路通车:一个农妇的圆梦故事
2017年12月26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火车缓缓驶入甘肃省宕昌县的火车站。这一刻,不仅标志着兰渝铁路全线通车,更圆了一个普通农妇20多年的梦想。
故事要从1996年冬天说起。在被群山环抱的宕昌县,一位名叫杨尕女的农妇在自家土坯房的墙上,一笔一划地画下了一列火车。在微弱的灯光下,这幅画显得格外醒目。当记者问起时,她道出了埋藏已久的心愿:“什么时候我们能坐上火车去富足的地方?”
这个看似简单的梦想,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印记。宕昌县地处秦岭西延岷、迭山系之间,山高谷深,交通闭塞。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走出大山,去往更广阔的世界,曾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兰渝铁路的建设,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地理隔绝。这条全长886公里的铁路,穿越甘、陕、川三省,沿线地形复杂,施工难度极大。但正是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中国铁路建设者们创造了多项工程奇迹,打通了这条连接西北与西南的经济大动脉。
随着兰渝铁路的开通,杨尕女和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如今可以通过铁路直达全国各地。农产品可以更快捷地运往市场,游客也可以更方便地来到这里,感受独特的风土人情。
兰渝铁路的开通,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更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铁路开通后,沿线地区的旅游收入显著增长,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也日益红火。更重要的是,它为当地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杨尕女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铁路建设的缩影。从最初的“追赶者”到如今的“领跑者”,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写照。它不仅展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更体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过4.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从高原到沙漠,从极寒到酷暑,中国铁路人用智慧和汗水,编织出一张覆盖全国的铁路网,让“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回望来时路,从京张铁路到兰渝铁路,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一个个像杨尕女这样的普通人的故事,正是这段辉煌历史中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