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在家定期检查血压,这些要点你必须知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在家定期检查血压,这些要点你必须知道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high-blood-pressure/in-depth/high-blood-pressure/art-20047889
2.
https://guide.medicalexpo.com/zh-hans/xuan-ze-xue-ya-ji/
3.
https://www.crsi.com.cn/Html/News/Articles/850.html
4.
https://www.carepatron.com/cn/templates/normal-blood-pressure-chart
5.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tests-procedures/blood-pressure-test/about/pac-20393098
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high-blood-pressure/expert-answers/wrist-blood-pressure-monitors/faq-20057802
7.
http://www.news.cn/health/20240812/32ac2d4a596d4efa91f468040022103d/c.html

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指南强烈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在家中定期监测血压。这一推荐基于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家庭血压监测对于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那么,为什么要在家里监测血压?如何确保测量结果准确?选购血压监测仪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01

为什么要在家里监测血压?

  1. 有助于早期诊断:与偶尔在诊所测量相比,自我监测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早发现高血压问题。对于有糖尿病、肾病等可能引发高血压的疾病人群,这一点尤为重要。

  2. 追踪治疗效果:定期监测血压是评估生活方式改变或药物治疗是否有效的唯一方法。通过观察血压变化趋势,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增强健康掌控感:自我监测让患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等方式控制血压的积极性。

  4. 降低医疗费用:在家监测可以减少就医次数,从而节省医疗开支。

  5. 识别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有些人只在诊所测量时血压升高(白大衣高血压),或在诊所外血压升高(隐匿性高血压)。家庭监测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真实血压状况。

02

如何正确监测血压?

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专家建议选择自动化或电子监测仪,特别是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这类设备使用方便,且准确性较高。选购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 袖带尺寸:袖带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测量结果。请向医务人员咨询适合您的尺寸。
  • 显示屏清晰度:确保数字显示清晰易读。
  • 附加功能:一些高端设备具备心律失常检测、移动侦测等功能,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信息。
  • 价格:根据个人预算选择合适的设备。部分健康保险可能覆盖家用血压监测仪的费用。

正确的测量方法

  1. 环境准备:测前安静休息5分钟,避免运动、吸烟或咖啡因影响。保持坐姿,背部支撑,双脚平放。
  2. 袖带位置:袖带应位于上臂肱动脉处,下缘距肘窝约2厘米,松紧适中。
  3. 重复测量:每次测量间隔1-2分钟,取多次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4. 记录数据:建议使用笔记本或电子设备记录每次测量结果,便于长期追踪。
03

血压监测仪的选购建议

设备类型选择

  • 电子血压计:自动测量并显示结果,适合自我监测。分为上臂式和腕式两种,其中上臂式准确性更高。
  • 手动血压计:主要用于医疗机构,需要专业技能操作,不推荐家庭使用。

关键考量因素

  • 袖带尺寸:确保袖带适合您的手臂周长,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 显示屏清晰度:选择数字显示清晰的设备,便于准确读数。
  • 附加功能:如心律失常检测、移动侦测等,可以提供额外的健康监测信息。
  • 价格:根据个人预算选择合适的设备。部分健康保险可能覆盖家用血压监测仪的费用。

最新功能

联网电子血压计越来越受欢迎。这类设备可以通过Wi-Fi或蓝牙将结果传输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个人电脑,便于长期追踪和与医生共享数据。这种智能化功能有助于提高监测的便利性和持续性。

04

血压监测的长期效益

  1. 记录和追踪:定期记录血压数据,可以帮助您和医生发现血压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生活方式调整:通过监测数据,您可以了解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对血压的影响,从而做出更健康的决策。
  3. 定期就医:即使血压控制良好,也应定期与医生沟通监测结果。医生可能会建议您在治疗方案调整后加强监测。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家庭血压监测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意见。如果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或持续高于正常值,请及时联系医务人员。同时,不要自行停药或改变治疗方案,所有调整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