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的最后时刻,困守刘公岛的北洋水师残余战舰为何不选择突围
绝境的最后时刻,困守刘公岛的北洋水师残余战舰为何不选择突围
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不仅是战术上的失误,更是清朝海军思想的局限性体现。从福建水师到南洋水师,再到北洋水师,清朝海军始终将自身定位为港口防御力量,缺乏主动进攻的能力。本文将通过分析北洋水师在威海卫战役中的防御措施,揭示其最终失败的原因。
事实上,从洋务运动开始阶段,清朝大力发展海军,再到清朝最后灭亡,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清廷始终都没有认识到一支真正的海军该是什么样?
至少从中法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的表现,清朝就已经展现出了对海军的肤浅认识——
海军的作用只是协防港口。
1884年马尾海战,面对法国远东舰队大摇大摆的从外海开进马尾港,驻扎在这一区域的福建水师竟然听之任之,双方最后居然以相邻的姿态共同停泊在马江江面。这也直接导致福建水师在遭遇偷袭时猝不及防,最终全军覆没。
1885年2月,南洋水师五艘舰艇在南下增援台湾省的途中遭遇法国舰队。面对敌人就在眼前,南洋水师却避而不战,反而兵分两路逃进石浦和镇海。躲入两港后,南洋水师的战舰依靠陆地炮台被动防御,他们完全把击退敌人的希望寄托在陆上力量。
最终的结果,石浦海战,躲在港内的南洋水师战舰全军覆没,镇海海战,躲在巢穴里的南洋水师虽然侥幸击退了法军,但龟缩的打法却也无力扩大战果。
当福建和南洋水师持续使用这样的消极战术时,你就不能指望清朝最后一支海防力量——北洋水师能打出什么更高端的战术?
在甲午黄海海战一个多月之后,轰动一时的镇远号触礁事件就成为了消极防御的典型案例。
1894年11月14日,北洋水师主力战舰镇远号从旅顺返回刘公岛。在刘公岛的东出入口,镇远号为了躲避该片水域的水雷,竟一头驶进了暗礁区,最终导致该船船底和吃水线以下被撞出八个缺口。最致命的是锅炉舱的三道缺口,让该舰的半数以上锅炉被迫停机,航速也由原来的14.5节下降至50%以下,镇远号几乎丧失了出海作战的能力。
话说北洋水师驻地刘公岛的出入口为何会出现水雷?两个多月之后,当日军包围威海卫,并发动了让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威海卫战役时,北洋水师在刘公岛出入口所铺设的防御就足以让日军哭笑不得。
1、刘公岛的东西出入口,多道巨大的木排铺设在海面,木排之间以铁链贯穿,木排的下方更有铁锚沉底。
2、日军进攻刘公岛之前,北洋水师在海面木栅栏的基础上,又用200多颗水雷堵住了所有出入口,期间只留下一条约500米长度的航道用于出入。待日军抵达时,北洋水师再次用水雷将这唯一的出口也进行了堵死。
日军尴尬的发现,他们在本次战役中根本无需堵截北洋水师,因为后者早在战前就封住了自己突围的道路。
跟当年的中法战争一样,背靠陆地炮台躲入港口,北洋水师也同样继承了福建和南洋水师的老战术。甚至北洋水师将这套战术升级到了最高端——连自家的出入口也要全部堵死。
后人在分析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失败教训时,总会将原因归咎于李鸿章或丁汝昌的保守防御。但事实上,北洋水师的消极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个人,在清朝的海防体系思想中,这就是清朝海军最“先进”的打法!
也正因为拥有这样的思想,在北洋水师的最后时刻,他们的残余军舰中也包括了一款奇葩的战舰——镇字号蚊炮船。
1895年2月14日,日军正式进入刘公岛,他们也接管了北洋水师投降所献出的10艘军舰。除了镇远、济远、平远、广丙之外,北洋水师还剩下镇东镇西等六艘蚊炮船。
所谓蚊炮船,为19世纪70年代所诞生的一款鸡肋炮舰。该舰以小吨位船身为基底,又以大口径巨炮作为火力。由于巨炮发射时会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和振动,蚊炮船只能在近海与炮台配合作战,而无法在远海与对手交手。因为远海特殊的水文条件,蚊炮船上的巨炮一响,该船就会直接倾覆沉没。
且不说小船扛着巨炮,这种炮船的航速也是无比可怜。追不上对手,也同样摆脱不了对手的追击,它的最大功能也只是躲在近海与炮台配合作战。
蚊炮船虽然由欧洲发明,但伴随着其问世之后很快就暴露出种种弊端,这种型号的炮舰很快就被欧洲人放弃。可到了洋务运动时期的清朝,这款鸡肋武器反而被他们当成宝贝。
黄海海战爆发时,北洋水师的镇东号炮舰就曾随水师主力一同行动,但由于该船的致命缺陷,面对日军的到来,它也只能留在近海观战。而在最后的威海卫之战中,北洋水师表面还有十艘战舰,但半数以上都是这种根本无法冲出远海作战的舰艇。
1、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号,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蚊炮船,航速仅9节,且无法冲出港外开火,这六艘北洋水师的炮舰注定难以突围。
2、平远号巡洋舰,黄海海战中,该舰的260毫米主炮被击毁。由于北洋水师只配备这一门单独型号的火炮,在无法补充的背景下,该舰的战斗力已大打折扣。
3、济远号巡洋舰,著名逃跑将军方伯谦的战舰,该舰也是北洋水师最后时刻唯二具有战斗力的战舰。
4、广丙号巡洋舰,由于只是一艘排水量1000吨的小战舰,面对日军主力的围攻,广丙号也难以有所作为。
去除上面九艘舰艇,北洋水师的最后一艘舰艇,就是此前提到的难以抵达外海作战的镇远号。保守且提前困死自己的战术,外加早已不堪一击的残余力量,北洋水师最后选择投降,这样的结果让我们无法接受,但却也在预料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