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积极心理学助你逆袭人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积极心理学助你逆袭人生!

引用
36氪
9
来源
1.
https://36kr.com/p/2676528750874117
2.
https://www.sohu.com/a/853333807_120991886
3.
https://www.sohu.com/a/811158708_484992
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2850
5.
http://www.lubanyouke.com/37041.html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0889
7.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3331065
8.
https://www.rha.edu.sg/journey-to-positive-mental-health-workplace-mandarin-china-market/
9.
http://www.wzright.com/psychological-counseling/5580.html

“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近年来备受关注,它以发展为导向,关注个体的优势和潜能,强调积极心态和幸福感。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培养积极的心态,并发展情商。

01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优点、内在潜能以及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心理学分支。它强调人类心理的积极面,并试图理解和促进个体在生活中的繁荣和成长。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了三个层面:首先,从主观体验角度来看,它专注于研究人们的积极主观体验,重点关注幸福感、满意感和快乐感,致力于塑造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其次,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心理学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爱的表达能力、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世界的态度、勇于创造的精神、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第三,积极心理学还关注个人的社会性,强调公民美德、利他行为、对他人的宽容、社会责任感以及如何健康地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广泛涉及个体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工作、健康、人际关系等。在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倡导建立以学生优势为基础的教育模式,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力。在工作领域,积极心理学强调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提倡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氛围。在健康领域,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强调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02

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案例

凯瑟琳·桑德森(Catherine Sanderson)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知名教授,她提出了“积极思维转变”的概念,通过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顶尖大学在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帮助人们应对麻烦和各种问题,促进幸福与身心健康。

在一项有趣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所有人带入实验室,衡量他们总体上的快乐程度。在获得参与者同意后,将感冒病毒插入他们的鼻孔,给他们注射感冒病毒。然后每天测量,看看谁真正出现了感冒症状。研究人员每天询问参与者是否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并收集唾液样本测量感冒抗体。每天还收集人们用过的面巾纸,测量擤鼻涕时产生的粘液量。研究发现,更快乐的人不太可能出现感冒症状。更快乐的人似乎能够战胜病毒。研究人员认为,乐观、快乐、心态积极的人,实际上拥有更强大的免疫系统,他们的身体能够更好地抵抗周围的流感和病毒。

斯坦福医学中心的其他研究也表明,积极心态的人们在手术后恢复更快,生病的可能性更低,或者在生病时能更好地照顾自己。这些研究实际上是在医院的医疗中心进行的,然后被积极心理学家发现并应用于实践。

另一项研究测量了人们在一段时间内的幸福感,以及他们能活多久。研究一致发现,那些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更幸福的人,以及那些对衰老有积极看法的人寿命更长。对衰老持积极看法的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智慧和经验也会增加,他们对此感到兴奋。研究显示,对衰老持积极看法的人平均多活7.5年。

凯瑟琳·桑德森教授还强调,积极思维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新技能。即使人们天生不是乐观主义者,也可以通过练习实现思维转变。这种转变并不需要太多时间,一些很小、很简单的事情就能带来改变。例如,每天晚上睡觉前写下三件你感激的事情,只需要2分钟,就能帮助人们变得更快乐、更积极。

03

目标设定与自我暗示的力量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心态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决策。有些人在遭遇挫折时,会选择逃避,甚至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有些人则会把挫折当作学习的机会,反而更加努力,最终取得成功。这种积极的心态,让他们即使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也能找到前进的动力。

自我暗示法是利用语言、图像、音乐等手段,向潜意识传递信息,从而影响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情绪的一种方法。它基于这样的原理:我们的潜意识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储存着我们所有的经历、感受和信念。而通过有意识地向潜意识传递积极的信息,我们可以改变这些储存在仓库里的东西,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运用自我暗示法,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目标:首先要明确你想要改变什么,例如提高自信、克服恐惧等等。
  2. 选择合适的暗示:选择积极、正面、具体、可行的暗示。
  3. 重复暗示:每天反复进行暗示,最好是在放松的状态下。
  4. 保持信念:相信暗示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改变。

心理暗示法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例如:

  • 提高自信: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们可以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 克服恐惧:通过反复暗示自己能够战胜恐惧,我们可以逐步克服焦虑和恐惧。
  • 改善睡眠:通过放松的暗示,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进入睡眠状态。
  •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暗示自己能够专注学习,我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 减轻压力:通过放松的暗示,我们可以减轻压力,改善情绪。

总之,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培养积极的心态,实现个人成长。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实现人生逆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