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谨防宠物伤人,专家详解咬伤处理与预防要点
秋冬季节谨防宠物伤人,专家详解咬伤处理与预防要点
秋冬季节,随着天气转凉,宠物的脾气也容易变得暴躁,咬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人被猫狗等宠物咬伤,而秋冬季节更是此类事件的高发期。一旦被宠物咬伤,应该如何科学处理呢?北京和睦家医院护理部总监侯艳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建议。
紧急处理:争分夺秒降低风险
一旦被宠物咬伤,第一时间的处理至关重要。侯艳提醒大家,应该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侵入。冲洗后,用碘酒或75%酒精消毒伤口,不要包扎,保持伤口开放状态。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医院处置:专业规范确保安全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处理:
一级暴露:接触或喂养动物,皮肤完好无损。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处理。
二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三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或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这种情况除了需要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外,还应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疫苗接种:科学预防是关键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主要有两种免疫程序:
5针法:在咬伤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注射一剂疫苗。
2-1-1程序:在咬伤当天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一剂(共2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注射一剂。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期间应避免饮酒、喝浓茶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因故错过接种时间,应及时补种,后续剂次的时间间隔则按照原免疫程序间隔相应顺延。
日常预防:文明养宠是根本
预防胜于治疗。为了减少宠物伤人事件的发生,宠物主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外出时使用牵引绳,避免宠物随意接触陌生人。
不要让宠物与流浪动物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教育儿童不要随意逗弄不熟悉的动物,避免被咬伤。
遇到行为异常的动物,应立即远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狂犬病虽然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处理,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人宠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