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详解
番荔枝: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详解
番荔枝,学名Annona squamosa L.,又被称为释迦果、佛头果等,是番荔枝科番荔枝属的落叶小乔木。其果实由多个成熟子房和花托合生而成,外观酷似佛头,因此得名“佛头果”。番荔枝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泛栽培于全球热带地区,中国浙江、台湾、福建、广东等地也有种植。
番荔枝的营养价值
番荔枝不仅是一种美味水果,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据测定,每100克番荔枝可食部分含94大卡热量,水分71.48-78.7克,蛋白质1.07-1.4克,脂肪0.4-0.6克,碳水化合物24克等。此外,番荔枝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钠、钾、钙、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脾胃、清热解毒、宽肠通便、护肤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番荔枝的栽培技术
番荔枝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幼树修剪
释迦幼年树一般在春季或夏秋季进行修剪,主要培养主枝、副主枝,促进枝条萌发,培养成矮化多分枝伞形树冠。在定植后1~2年内,留主干高50厘米左右进行剪顶,留均匀分布的主枝4条,等主枝60厘米时摘心。
2. 结果树修剪
释迦结果树夏季修剪一般是在每年的6-7月,夏季修剪有两个目的,第一就是维护释迦果的树势、改善通透性、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危害;第二就是调节释迦果的产期,促使生产冬期果,提高释迦果的产量。主要是将主干附近的徒长枝进行修剪,并且将开花少或不开花的、结果少或不结果的、结果质量差的树枝进行修剪。其次就是还需要适当的截短枝梢、修剪新枝,减少患病虫的几率,同时还能起到增产提质的作用。
3.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是一次全面的、大型修剪,它除了要对树形进行修剪,还需要矮化植株、缩小树幅、控制结果枝数量分布等。一般是在每年的1月份左右进行,首先就是要将释迦果树的老枝、枯枝、病虫枝、密枝、弱枝修剪掉;然后就对释迦果树的结果枝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回缩,以及培育新的结果母枝;还有就是合理的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稳定的通透性;最后就是进行强制性的全株落叶,这样可以促进花芽分化。
4. 打顶短截
释迦自然开花结果的时间是7~9月,可以用打顶或短截后去叶片的方法,促进新梢萌发、开花,达到增加花量或调节开花期、果实收获期和市场供应的目的。
5. 采果后修剪
在采果后进行夏季修剪,短截并摘除枝条上部的24片叶,在修剪后715天就可以萌芽、发新梢并显花蕾,陆续开花。等到11月至翌年3月果实就会成熟了。
番荔枝的产量与新品种选育
近年来,番荔枝产业快速发展,产量逐年增加。以四川为例,现有荔枝林约35万亩,其中三分之二进入了投产期。今年四川荔枝产量有望突破6万吨,是去年的两倍。合江县现有荔枝林30.6万亩,面积和产量占全省九成以上。
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台湾是目前全世界番荔枝栽植最多的地区。台东县通过改进修剪及栽培管理技术,实现一年两收,成为台东县特产经济果树。番荔枝可以与其他同属物种杂交栽培,如凤梨番荔枝就是与秘鲁番荔枝的杂交种。
总结
番荔枝不仅是一种美味水果,还兼具药用和观赏价值,在热带地区广受欢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栽培技术的改进,番荔枝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为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水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