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突破:富勒烯让光合作用更高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科院新突破:富勒烯让光合作用更高效
引用
中国科学院
等
11
来源
1.
https://www.im.cas.cn/xwzx2018/ttxw/202404/t20240424_7130776.html
2.
https://m.163.com/dy/article/JM3ILFS305329TW8.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PPJQQI05568YZ6.html
4.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4-4/20240427063757690.ht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9%E5%90%88%E4%BD%9C%E7%94%A8
6.
https://www.nmsci.cn/nmsci/12729
7.
https://people.ucas.edu.cn/~0034851?language=en
8.
http://v.xianjichina.com/special/video_10068.html
9.
https://www.bio-equip.com/showarticle453117795.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9%E5%90%88%E4%BD%9C%E7%94%A8%E4%B8%AD%E5%BF%83
11.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list.asp?boardid=3&page=154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延平研究团队在光合作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利用水溶性富勒烯纳米材料,成功改变蓝藻的光合电子传递方向,将光电流密度提高了十倍。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然而,天然光合系统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生物工程策略难以实现对其有效调控。张延平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策略,通过引入零维碳纳米材料富勒烯,成功实现了对光合电子传递过程的精准控制。
研究发现,表面带正电荷的富勒烯衍生物C60-DMePyI能够被蓝藻细胞快速捕获,并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区域。通过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人员揭示出富勒烯主要从光系统I受体侧截流电子,同时与光系统II和光系统I的光反应中心存在直接相互作用。这种独特的电子传递机制使得更多的光合电子能够被导向胞外,从而显著提高了光电流密度。
这一突破不仅揭示了蓝藻中光合电子传递的新机制,还为富勒烯纳米材料在生物能量转化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该研究有望推动生物光伏、光驱生物制造和光合产氢等领域的技术革新,为实现更加高效的太阳能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朱华伟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李寅研究员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贺涛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热门推荐
汽车上的aux接口有什么用途
碗莲水培方法及要点(轻松掌握碗莲水培)
碗莲水培方法:从选材到养护的全方位指南
健康上网的注意事项
喜用神用在名字的第几个字最好,新生儿起名字注意什么
落肩袖和插肩袖的区别
落肩款T恤和正常款区别是什么?落肩款衣服适合什么人呢?
白瓷娃娃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金庸笔下的明教与日月神教:从多个维度解析两大教派的区别
通达信指标公式编写教程:MACD零上金叉和底背离选股实战
第六届Mini/Micro LED显示产业生态大会召开,行业大咖共话技术发展趋势
2024年非洲国家人均GDP排名:塞舌尔居首,尼日利亚略低于平均
暴雪游戏正式回归中国!网易微软达成合作协议,玩家数据全部保留
这类在水质监测中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你了解吗?
如何准确定位一个人的位置
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半导体和AI是未来10年重要投资机会
最受欢迎的猫咪品种大全
布偶猫品相鉴定:从头部、身体到毛色的全方位解析
NBA今日伤病动态概览:詹姆斯重返赛场,文班亚马缺席
添加辅食后鸡蛋怎么吃,吃多少?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访问
早上排便总排得不爽利?其实是身体这里出问题了
单位车辆过户程序材料时间
澳门夜景摄影必访之地,点亮你的旅程
【日本工作】认识日本失业保险(雇用保险),如何申请获得失业给付金?
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要点
房东违约了怎么办?
兔子必须吃磨牙棒吗?怎么帮兔子选择合适的磨牙棒
配置电脑在预算内如何平衡性能和价格?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如何处理邻近节段的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