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火遍南方的腊肉,为啥在东北“没有市场”?原因其实很现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火遍南方的腊肉,为啥在东北“没有市场”?原因其实很现实!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eeds-drcn.cloud.huawei.com.cn/landingpage/latest?docid=1051227OCMS78830f05ae29d191_si_-2&to_app=hwbrowser&dy_scenario=relate&tn=2fcd6435649cd6fb3c64c37f7557921908583c5c0c9c99f0611164f0413a8ef6&channel=HW_TRENDING&ctype=news&cpid=666&r=CN&ifl=zh_CN

腊肉作为南方的传统美食,在北方却似乎并不受欢迎。特别是在东北地区,这种现象更是明显。那么,为什么腊肉在东北没有市场呢?本文将从气候、饮食习惯、市场推广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提到腊肉,南方的小伙伴们,估摸着每到逢年过节饭桌上都得来上这么一盘。腊肉它作为南方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说起腊肉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人们为了保存肉类,就采用了腌制和风干的方法。不得不说那时候的人们够聪明了,知道用盐和其他调料把肉腌一腌,再挂在通风的地方晾干,这样一来,肉就能保存好长时间,而且风味独特,别有一番滋味。后来这腊肉啊,就成了南方地区家家户户必备的美食。

但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东北这片黑土地时,却发现腊肉似乎并未在这边生根发芽。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东北的天儿。一到冬天,那雪花儿跟不要钱似的往下飘,温度直接奔着零下几十度去了。这种条件,对腊肉来说,扛不住!你想啊,腊肉讲究的是风干发酵,得有个适中的温湿度环境。可在东北,肉往外一挂,没等风干呢,先冻成冰棍儿了,还咋发酵啊?这种天然的“冰箱效应”,让腊肉在东北的制作变得尤为困难,直接给腊肉在东北的普及来了个“下马威”。

不过换个角度看的话,东北的寒冷气候也可能成为腊肉产业转型的契机。因为随着科技发展和冷链物流的普及,很多企业也是开始探索如何在低温环境下人工模拟出适合腊肉制作的小环境。比如说通过控制室内温湿度,利用现代化设备加速腊肉的发酵和风干过程。这技术不仅解决了气候带来的限制,还可能为腊肉在东北乃至更广泛的北方地区打开新的市场。

再来说说吃。东北人的饮食习惯深受其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他们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和直接满足感。炖菜、烤肉那是日常标配,新鲜肉往锅里一扔,咕嘟咕嘟炖上一锅,热气腾腾,那叫一个香!相比之下,腊肉那股子独特的风味,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有点“另类”了。有人还打趣说,吃腊肉像是在嚼木头,那股子烟熏味儿,跟咱东北的豪爽劲儿不太搭。

这种“含蓄”的美味与东北人的豪迈性格似乎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腊肉在当地的接受度不高。

到现在随着人口流动,感觉东北人的饮食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东北人开始接触并尝试南方的美食,包括腊肉在内的各种腌制品也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

再说,东北这地也是个农业大省、畜牧业发达地区,人家新鲜肉类供应充足且而且价格亲民。这也使得新鲜的肉类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老百姓还是更倾向于选择新鲜、健康、便捷的肉类产品,腊肉与新鲜肉类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相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互补关系。但是在节假日或特殊场合下,老百姓还是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具有独特风味有文化内涵的腊肉作为餐桌上的一道菜;但是日常饮食来讲,还是倾向于选择新鲜肉类以保持营养均衡和方便快捷。

此外,在腊肉市场推广方面,南北方更有区别!南方的腊肉市场那是一个热闹非凡,品牌林立,广告满天飞。但你到了东北一看,腊肉就像“外来户”,这推广力度明显不够,可能也是推广不起来…商家人家也得琢磨,这地方的人不爱这口儿,费劲巴拉地推,也不见得有人买账。于是乎,腊肉在东北的市场就这么“凉”了下来。

但话说回来,凡事有两面,东北不火谈不上好,但细想想这其中还是蕴含的机遇。毕竟现在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口感要求的提高,腊肉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美食,还是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东北地区,随着消费者对南方美食的逐渐接受和认可,还是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

但也有挑战。除了刚才说的气候和饮食习惯的差异,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容小视。在东北地区,新鲜肉类和各类腌制品市场竞争激烈,腊肉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创新营销策略。

最后说两句,腊肉在东北不火的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腊肉这道美食还是仍有望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绽放出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