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复工,水洗沙场如何保障职业健康?
节后复工,水洗沙场如何保障职业健康?
春节假期结束后,水洗沙场迎来复工复产高峰期。为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企业需注意停工期间有害物质蓄积的风险,加强通风排毒设施管理;同时要提高员工防护意识,防止疲劳作业和劳保用品佩戴不规范现象。此外,还需对新招录及返岗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和体检,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控措施,如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劳动防护用品等,确保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职业健康风险识别
水洗沙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职业健康风险,主要包括:
粉尘危害:洗砂作业会产生大量粉尘,长期吸入可导致尘肺病。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19),空气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为4mg/m³。
噪音危害:洗砂机等设备运行时会产生高强度噪音,长时间暴露可导致听力损伤。《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规定,工作场所噪音强度不得超过85dB(A)。
化学物质危害:使用絮凝剂等化学药剂时,可能产生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伤害。
机械伤害:设备检修和操作过程中存在机械伤害风险。
节后复工管理重点
节后复工是职业健康事故的高发期,企业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通风排毒设施检查:确保通风排毒设施正常运行,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蓄积。
新员工培训:对新招录及返岗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确保其了解岗位风险和防护措施。
健康检查: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
防护用品检查:确保个人防护用品齐全且有效,如防尘口罩、耳塞、防护手套等。
防护措施与管理要求
- 工程控制措施:
- 采用密闭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减少人工操作。
- 安装有效的通风排毒系统,定期检查维护。
- 使用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如环保型絮凝剂。
- 管理措施:
-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防护意识。
- 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 个人防护:
- 为员工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
- 定期检查防护用品的有效性,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用品。
- 应急准备:
- 制定职业健康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药品。
法规要求与标准
企业应严格遵守以下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病。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定期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19):规定了各类有害因素的最高容许浓度或强度。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对工作场所的总体布局、建筑设计、通风、照明等提出具体要求。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水洗沙场可以有效保障节后复工期间的劳动者职业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