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村和塘尾村:东莞古村落保护的创新实践
南社村和塘尾村:东莞古村落保护的创新实践
在东莞这座现代化都市的怀抱中,南社村和塘尾村两颗岭南古村落明珠,正以创新的环保理念和艺术赋能方式,焕发着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南社村:文旅融合的“南社模式”
南社村,这座始建于宋朝的古村落,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村内保存完好的32间祠堂、250多间古民居,见证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近年来,南社村积极探索古村落保护新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社模式”。
“南社模式”的核心在于“保护优先、分级分类、活态传承”。为解决古村保护任务重、力量单一的问题,南社村引入广州大学专家团队,提出“分类分级保护”措施。具体而言,将国保单位与普通风貌建筑区分开,将日常管养维护和修缮工程区分开,根据不同建筑的价值评估,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方案。
在资金筹措方面,南社村走出了一条政企合作的新路。村委会与本土民营企业——东莞南社创意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该公司负责古村落的开发运营,村委会则负责统筹监督。双方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用于村落环境治理、古建筑修缮以及业态开发。
在活态传承方面,南社村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态体验区”,推出非遗体验、民俗活动、传统美食等项目。每年举办的茶园游会,更是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旅游完美融合。据统计,南社村年接待游客量已从2006年的11万人次提升至上百万人次,旅游综合创收从十多万元增长至上千万元,实现了9倍和100多倍的跨越式发展。
塘尾村:艺术赋能的创新实践
与南社村相距不远的塘尾村,同样在古村落保护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塘尾村规划总面积851亩,拥有17处文保单位和25处历史建筑。与南社村不同的是,塘尾村更注重艺术赋能,通过引进艺术家和设计师,为古村落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2024年,塘尾村启动了“艺术点亮古村”计划,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入驻,开设工作室。这些艺术家不仅带来了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更为古村落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村内的古建筑被改造成艺术展览空间,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着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在文旅融合方面,塘尾村结合当地啤酒产业特色,推出“喝世界名啤、游千年古镇”主题游。同时,积极发展特色民宿、精品酒店等文旅业态,打造历史文化主题商业区。通过策划音乐节庆、婚恋、研学等特色活动,塘尾村正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旅游新热点。
环保新动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在古村落保护中,环保理念的融入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南社村在2023年度工业源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项目中,有企业实施减排措施,为古村落营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塘尾村所在的区域则积极推进流溪河流域治理,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通过系统治理和碧道建设,流域沿线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休闲体验空间。
未来展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交响
东莞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不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和发展工程。南社村和塘尾村的实践表明,通过科学规划、艺术赋能和环保理念的融入,古村落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承载着岭南文化记忆的古村落,将在新时代续写更加璀璨的篇章,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