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哈尔滨亚冬会:奥谢金斯基大楼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哈尔滨亚冬会:奥谢金斯基大楼的秘密

引用
4
来源
1.
https://www.hrbtv.net/folder137/2024-06-28/919923.html
2.
http://www.infonht.cn/ViewMessage.aspx?MessageId=9878&ColumnId=18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4%A3%E4%B8%AD%E6%AD%A3
4.
https://www.harbin.gov.cn/haerbin/c104696/202412/c01_1031824.shtml

随着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的临近,这座冰雪之城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在筹备盛会的同时,这座城市也在努力保护和传承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中央大街旁的奥谢金斯基大楼,探寻这座百年建筑背后的故事。

01

从一座大楼看哈尔滨百年变迁

奥谢金斯基大楼位于道里区端街与中央大街的交叉口,这栋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见证了哈尔滨从繁华商埠到现代都市的变迁。大楼的主人奥谢金斯基是一位俄国老兵,他于1919年建造了这栋砖木结构的建筑。这位出生于奥德萨贵族家庭的军人,曾参加过沙俄与英国争夺帕米尔的战争,1901年作为中东铁路护路军成员来到哈尔滨。在经历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于1918年退役,并在哈尔滨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栋大楼不仅是奥谢金斯基个人命运的见证,更是哈尔滨多元文化交融的缩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经营过里拉乐器店、匈牙利钟表首饰店、德商捷利洋行、道里药房、华夫咖啡馆、藤吉牛奶咖啡店等。大楼二楼更是开设过英国远东贸易公司和法商长途电话公司。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从台湾来哈的著名齿科医生黄东尚在这里开设了齿科医院,他不仅是黑龙江齿科的奠基者之一,还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

02

文化复合体:让老建筑焕发新生

如今,这栋百年建筑以“文化复合体”的形式被活化利用,成为展示哈尔滨俄侨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走进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带有藤蔓式花纹的铁艺楼梯,这是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典型特征。一楼的老俄侨俄侨菜馆传承了哈尔滨老俄侨后裔娜塔莎阿姨的俄侨菜手艺,延续着老哈俄侨们对哈尔滨乡愁之味的眷恋。

大楼二楼的俄侨家庭咖啡馆保持着百年前的原貌,7个房间各具特色,老木门、老木窗、老地板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在10米长廊、21扇老木门、28扇老木窗的光影与咖啡香气中,仿佛穿越回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

值得一提的是,院内的端街博物馆是哈尔滨第一家室外博物馆,展示了上百件与端街历史有关的城史文物。而楼梯间上方的小阁楼里,还藏着一间仅有3.75平方米的古旧书屋,这里收藏了许多俄文原版图书,读者可以在这里阅读,也可以选购一本旧书带走,还可以喝一杯咖啡,透过落地的玻璃窗看中央大街的春雨冬雪,人来人往。

03

保护与传承:让历史建筑讲述城市故事

奥谢金斯基大楼的保护与活化,离不开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专家课题组专家宋兴文的努力。他将端街4号原奥谢金斯基大楼部分空置的房间租下,经过修缮后以“文化复合体”的模式活化利用,打造了“老俄侨文化复合体”。在他的努力下,端街2号至16号老建筑一层门市陆续被活化利用,令端街初步形成了较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艺气息。

“老建筑的修缮与活化,就是要让它重生,让大家看到这是一个宝藏,它的价值是基于百年来的历史文化产生的。老建筑的活化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原汁原味、表里如一,让百年历史的味道,既有颜值也有灵魂。”宋兴文说。

在哈尔滨亚冬会的筹备过程中,这座城市不仅在建设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也在努力保护和传承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奥谢金斯基大楼的保护与活化,正是这座城市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展望。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城市发展史,讲述着哈尔滨从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商埠,发展成为今天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的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