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孟子PK保罗·布鲁姆:谁更懂人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孟子PK保罗·布鲁姆:谁更懂人性?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68384
2.
https://m.163.com/dy/article/IU4VGCAO05345IMK.html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7/21/7230427_1140585699.shtml
4.
https://www.xiangshengfuyue.com/articles.php
5.
https://www.berggruen.org.cn/activity/global-thinkers-series-utilitarianism-responding-to-misunderstanding-and-objections
6.
https://pansci.asia/archives/86367
7.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_org.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cid=651823377947829248
8.
https://apologeticspress.org/%E6%97%A0%E7%A5%9E%E8%AE%BA%E7%9A%84%E7%BB%9D%E6%9C%9B/
9.
https://www.cnaes.edu.cn/post/30156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流传两千多年的名言,出自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而在现代心理学领域,耶鲁大学教授保罗·布鲁姆通过实验发现,婴儿天生就具备道德判断能力。这一发现似乎印证了孟子的观点,那么,这位古代哲学家和现代心理学家在探讨人性善恶时,究竟谁更有说服力呢?

01

孟子的性善论:哲学思辨下的道德起源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他认为,人性本善,如同水自然向下流一样,是人的天性。在《孟子·告子上》中,他说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种观点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争议,与之相对的是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后天的礼法约束才能向善。

孟子的性善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战国时期,随着编户齐民制度的普及,原有的村社、宗族等自治组织逐渐瓦解,人们成为官府控制下的原子化个体。在这种背景下,孟子提出性善论,实际上是在为小共同体的自治辩护。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这种善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02

布鲁姆的实验:科学视角下的人性探索

两千多年后,现代心理学家保罗·布鲁姆通过科学实验,为孟子的性善论提供了令人惊讶的佐证。在一项针对婴儿的实验中,布鲁姆和他的团队发现,即使是几个月大的婴儿,也能够区分“好人”和“坏人”。实验中,婴儿更倾向于选择帮助他人的角色,而不是阻碍他人的角色。这一发现表明,道德判断并非完全由后天教育形成,而是存在先天的基础。

布鲁姆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婴儿天生就具备某些道德直觉,比如公平感和共情能力。这些发现不仅支持了孟子的性善论,也为理解人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科学视角。

03

性善论vs性恶论:一个永恒的辩论

尽管孟子和布鲁姆的观点看似一致,但性善论与性恶论的辩论从未停止。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严苛的法律才能维持社会秩序。现代心理学也发现,人在特定环境下会表现出自私、贪婪等负面特质。

然而,正如布鲁姆的研究所示,人性并非单一维度的善或恶,而是复杂的多维度结构。善与恶、情感与理性、自由与责任,共同构成了人性的核心。这种复杂性使得人性既有可能向善,也有可能向恶,关键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

04

性善论的当代启示

在当今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向善的潜能,关键在于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善性发展的环境。布鲁姆的研究也表明,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塑造,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强化人的道德感。

孟子与布鲁姆,这两位跨越时空的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性的本质。他们的观点相互印证,为我们理解人性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正如布鲁姆所说:“我们生来就具有道德感,但我们的道德感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引导。”这种观点,或许是对孟子性善论最好的现代诠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